
今年1—5月,中哈物流基地完成货物进出库量180万吨,同比持平;集装箱空、重箱进出场量11.3万TEU,同比增长12%。作为“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的首个实体项目,中哈物流合作基地投产运营4年来,已逐渐成为中亚五国过境运输、仓储物流、往来贸易的国际经济平台。
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依托国际班列,以哈麦过境业务为突破口,积极促进东西双向运输对流均衡化。在这里,每天都会有汽车配件、医疗器械、建材产品等各类货物通过国际班列运往中亚地区,而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粮食、棉花、有色矿等特色产品,也正在通过中亚班列由连云港向外输出。中哈物流合作基地正在发挥着“出口+过境”对外中转优势。今年,基地还将准备做冷链物流,利用中哈物流合资平台哈铁快运集装箱的优势,将中亚地区的肉制品和东南亚的水果、海产品形成物流互通。
四年来,中哈物流合作基地具备了多式联运监管资质和保税仓库功能,拥有海关各项便利服务举措,信息联通水平全国领先,与我国铁路实现全面数据交换,中欧班列至阿拉木图最快用时仅需6天。今年,连云港将重点推动国际货运班列开行800列,完成8万标箱;哈国小麦运输开行50列,完成12.5万吨,全力打造新亚欧大陆桥标杆和示范品牌。在中哈物流合作的基础上,连云港港正在不断拓展西向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东向与日韩等更广泛的跨行业、跨国境、跨地区的国际陆海联运模式。
截至目前,中哈物流基地累计完成货物进出库量超过1100万吨,集装箱空、重箱进出场量近75万标箱,为哈国铁合金、粮食等货物和过境中国的日用消费品提供了高效的中转服务。
中哈物流公司总经理刘斌表示:“我们将争当标杆和示范,率先行动,确保完成各项任务目标。”据了解,“中哈”商标已经完成了注册,在物流业和金融业正式获得知识产权保护,但更深层次的影响是,它已经在“一带一路”上唱响了自己的品牌,成为“一带一路”的合作样本。
来源:中国水运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