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间,台州船企勤丰公司被259起官司缠身,标的额高达8.2亿元。直至近日,一系列案件宣告结案,这家企业终于迎来了喘息的机会。
昨日,宁波海事法院首次在台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勤丰公司系列案件审理和执行情况。挂靠船舶成了“纠纷重灾区”,引发现场媒体的关注,也为行业敲响了警钟。
现象
一家船企16年惹259起官司
台州港岸线资源丰富,素有“中国中小型船舶生产基地”之称。1998年,浙江勤丰海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勤丰公司”)成立,主营国内沿海及长江中下游普通货船运输。这家船企的沉浮,也是台州船运兴衰史的一个注脚。
成立之初,勤丰公司的运力只有6000多载重吨,鼎盛时期,扩大到了40多万载重吨,一度成为台州船运的大佬级企业。
“当时的台州船运业,犹如流星划过长空,非常耀眼。”宁波海事法院副院长邬先江这样形容,“但是,辉煌过后,却是异常暗淡。”
2012年之后,台州船运业形势急转直下。屋漏偏逢连夜雨,勤丰公司还被一系列官司缠身。
记者从宁波海事法院了解到,涉及勤丰公司的系列案件,类型众多,受理时间跨度也大,从2002年起至2018年不等。
刚开始,勤丰公司以“原告”身份出现居多。2010年起,随着被诉的案件逐步增多,勤丰公司的角色更多时候是“被告”。“我院共计受理涉勤丰公司的各类诉讼、特别程序案件达259起,标的额达8.2亿元,目前均已结案生效。”邬先江介绍。
源头
挂靠船舶成了“纠纷重灾区”
这家勤丰公司,为何招惹了这么多官司?不难发现,船舶挂靠成了纷争之源。
记者了解到,目前,勤丰公司系列案件中有109件进入执行程序,其中涉该公司本身的债权债务案件只有7件,其余均是挂靠船舶的债务纠纷。
所谓“船舶挂靠”,指的是公民、合伙或法人购买船舶后,将船舶所有权登记于有相关水上运输经营资格的企业名下,向其缴纳管理费并以该企业的名义独立经营运输活动。
“挂靠船舶的所有权,虽然登记100%属于勤丰公司,但实际上均属于众多个人小股东所有。”邬先江介绍。这也意味着,每一条船的后面,跟着几十甚至几百名小船东。
通过挂靠的方式,挂靠人进入航运市场谋利,而对被挂靠企业来说,毫不费力就能得到一笔挂靠费。“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双赢的合作,实际上隐患无穷。”邬先江说。
从法律角度来说,挂靠人一旦发生重大的货损货差或者重大安全事故,被挂靠人也难逃责任;被挂靠人一旦以船舶登记公示中所有人的身份,作出变卖或抵押船舶的举动,挂靠人追悔莫及。船舶挂靠,隐患重重,也因此成为交通部门整顿和重点规范的对象。
近年来,宁波海事法院台州法庭每年收结案数达千件左右,尤以船舶挂靠引发的群体性纠纷最为突出。
结局
6条挂靠船舶各有归宿,企业迎来喘息机会
当勤丰公司系列案件尘埃落定,挂靠船舶去向如何?
2017年9月7日,一项执行大行动在台州上演,在全国可谓规模空前。当时,已经司法拍卖的“勤丰208”轮移交受阻,宁波海事法院会同台州市两级法院、公安、边防、海事等16家单位,动用约500名执法力量,历经25个小时艰苦奋战,对该船实施强制交付。
宁波海事法院台州法庭庭长史红萍介绍,该院强调因案制宜,创新执行方式,对勤丰公司6条挂靠船舶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对无生产能力的“勤丰208”轮在内的4艘船舶直接拍卖变现;对1艘船舶采取“养鸡生蛋”式,协调银行提供保函,解除扣押让其出海继续生产,所有船员工资案件在保函中全额偿付;运用“引水入渠”思维,促使1艘船舶达成执行和解,引入第三人代为支付借款及利息2280万元,船舶租给他人继续经营。
一组数据表明,截至今年4月,法院通过对多艘船舶的依法有效处置,减化勤丰公司20余万载重吨多余运力。
“这么多官司缠身,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我相信,一系列案件的结案,将带给企业一个喘息的机会。”勤丰公司法律顾问王鸿海告诉记者,司法的人性化处理,终使公司在狭缝中得以生存,经营回归正轨。同时,船舶挂靠招致的惨痛教训,也给整个行业敲响警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