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为什么国内大豆市场供应如此宽松?
在今年的大豆市场各种意外出现,从阿根廷的减产到对美豆的拟加税,似乎能够进口的大豆不多了,于是人们预想起来,大豆、豆粕、豆油价格岂不是要飞上天,于是就出现了前面一天涨二百的荒唐事,然而现实却不是这样,油粕现货就像掉入了泥潭,而大豆却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
现在梳理一下目前豆类市场的现状:豆粕库存94.5万吨,较前一周增加12.2万吨,华北、华东部分油厂胀库,贸易商出货迟缓需求疲软。豆油库存131.87万吨,比去年同期高出一半上下,需求有,无奈现货库存基数太大。港口大豆库存694.7万吨,较前一周增2.2万吨,国内主要地区油厂大豆库存406万吨,目前6月船期买船已超700万吨,7月船期在450万吨以上。
自2018年4月18日起对原产美国进口高粱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刺激当天下午连盘大豆、豆粕期价飙升,但对豆粕现货市场几乎未形成利多刺激,这也显示了在经历上一轮贸易风波,行情暴涨暴跌后,市场显得更加冷静,当然也说明了国内当前供应市场的压力。而在周五当天,因豆粕现货经历本周持续下滑后,当天报价多数转稳,沿海局部地区窄幅涨跌互现,市场在等待新的消息指引。接下来疑问就来了,阿根廷减产,自己豆都不够用,美豆进口少,那现在大豆这么多都是哪来的?还能支撑多久?今天来梳理一下。
首先,去年的余留库存,全球2017-18年度大豆年末库存料为9,860万吨,这个剩余相当于中国一年的用量,用一张图表来看会更加明朗。
其次,巴西大豆的产量创记录 ,2017/18年度巴西大豆产量预计达到创纪录的1.15亿吨,目前巴西大豆的产量基本定型,且由于贸易摩擦中国成了绝对的购买主力,而巴西的产量足够这几月的用度了,就是有点贵。6-7月发往中国的巴西大豆成本加运费(C&F)报价为每吨467美元,而美国船货报价在每吨435美元左右,二者的价差通常在每吨10美元左右。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为了避免在中美贸易角力中落于下风,采取了购买大豆的渠道多元化,如从巴拉圭和加拿大、俄罗斯进口大豆,尽管这些国家的腰还没巴西的大腿粗,但是短期还是增加了国内的不少库存。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采购已陷入停摆,中国买家过去两周没有签定任何购买美国大豆的新合约,目前已有价值约13亿美元的300万吨大豆受到波及,这些大豆皆是已签好协议,但船货尚未由美国港口发出。大豆压榨商正密切关注中美政府预计将在下周举行的谈判,看关税是否将真的实施,对巴西大豆的炽热需求已推升南美船货价格,侵蚀中国加工企业的利润,上周中国买家买入40多船巴西大豆,远远高于比较正常的每周20-30船。
最后,是国内的养殖需求,猪肉价格一直起不来,处在亏损边缘,蛋鸡也没太大起色,所以短期养殖需求很难有大的爆发,需求市场疲软,而旺季还需等待。阿根廷大豆收割刚刚开始,预计五月中旬将收割完,而阿根廷出口油粕是主力,所以最早在五月底阿根廷大豆的缺口效应会逐渐显现。
在五一节假日需要关注的两件事:一是中美今日在世贸组织下的正面交锋,这可能会影响五一节后的中美谈判;二是27日阿根廷中东部产区降水再度加强,布宜诺斯州仍是降水集中区,预期降水量10-30mm,28日短暂修整后,29日又将出现一次10-20mm降水过程,且区域将向北部扩展,轮番雨水天气或使本已减产的大豆、玉米作物在收获期再遇不测,冲击产量前景,警惕重现2016年收获期的洪水灾情。另外据传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期间环保要求:4月27日上午日照开发区环保分局组织辖区油脂企业、电厂及亚太森博总计8家企业就日照市环保会议要求进行传达,会议要求5月30日至6月11日上合峰会期间,各油脂企业全部停产,电厂锅炉企业限产,该来的总会来,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SMM4月27日讯:尽管美国本周对俄铝制裁力度有所放宽,但市场上依然还面临着许多问题。
据知情人士透露,一些公司希望俄铝的铝产品和氧化铝能迅速重新开始在市场上流动,但事实却让他们感到失望。与俄铝公司签订长期合同的买家表示,他们已经准备好重新开始购买俄铝的产品。
尽管如此,俄铝产品迟迟未在市场上流动的这一迹象表明铝行业可能过于草率地认为,美国对于制裁的放宽可以将这场混乱的风波迅速解决。
美国财政部周一表示,如果德里帕斯卡出售他的股份并放弃对俄铝的控制权,制裁将会取消。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还声明允许各公司在10月23日之前,从俄铝的长期合同中继续购买铝产品。据知情人士透露,包括嘉能可在内的许多买家已决定恢复对俄铝产品的购买。但即便如此,俄铝对嘉能可的发货量仍未恢复。
一位熟悉俄罗斯公司立场的人士表示,俄铝必须彻底审查其物流和供应链,因此要恢复正常发货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
路透澳洲朗塞斯顿4月26日 - 经历过年初的低迷开局后,中国3月份焦煤进口量强劲反弹,并且随着钢铁产量增加,焦煤进口料将进一步增加。
4月24日公布的海关数据显示,3月份焦煤进口量增至402万吨,较2月份的291万吨增加38%。
但3月份的强劲数据仅在一定程度上逆转了今年以来的疲软势头。第一季度焦煤进口量总计1,205万吨,同比下降28%。
从某些方面来看,第一季度焦煤进口减少并不出人意料,因为冬季政府采取钢铁限产措施以控制空气污染。
但实际上中国第一季度钢铁生产并不低迷,产量同比增加5.4%至2.122亿吨。
事实上,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3月达7,400万吨的产量为去年9月以来最高。
可能的解释是,中国北方的钢铁生产在冬季受到治污举措的抑制,但其他地区的钢厂却能够利用价格上涨的机会增加生产。
今年第一季钢铁产量的增长局面与焦煤进口减少的情况并不匹配,但有一些因素或许可以帮助解释部分原因。
首先是钢厂使用了更高品质的铁矿石,因此相同的冶炼量所需的焦煤数量减少。的确,近几个月来高品质铁矿石的溢价不断扩大,交易商报告称钢厂更看重质量而非数量。
这种转变本身并不足以解释焦煤进口的下降,因此也有可能是中国国内产出弥补了缺口。
3月份中国包括热媒和焦煤在内的煤炭总产量降至2.9亿吨,创下五个月最低。
第一季中国煤炭产量同比增长3.9%至8.045亿吨,如果能说明什么的话,那就是表明国内焦煤供给仅有温和增长。
有可能是钢厂和焦碳生产商一直在消耗库存。
**价格放缓**
第一季焦煤价格肯定没有达到除维持运营外,再刺激进一步买入的水平。
国内主要价格指标-大商所焦煤期货-在1月末触及一年高位。1月30日收盘价为每吨1,511元人民币(238.70美元)。
不过,近期煤价一直在回落,该合约在周三收盘时降到了每吨1,213元,比1月高位下降了近20%。
新加坡焦煤期货最近几周亦下跌,周三收报每吨191美元。与1月创下的九个月高点265美元相比,这已下跌了将近28%。
煤价下跌很可能会吸引钢企及焦碳生产商补充库存,特别是如果未来钢价及需求维持不坠的话。
中国的两个最大焦煤供应源—澳洲与蒙古,都有增加供应的能力,而这两国之间的竞争有限,因为他们供应的制钢区域大致错开。
蒙古与澳洲第一季供应量的下降幅度都略低于中国焦煤进口总量的跌幅。
但第三大供应国俄罗斯却是逆势增长,由于买家利用了俄罗斯船货相对澳洲的价格优势,中国向俄罗斯进口量成长0.4%。(完)
来源:农产品期货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