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关注中国海员队伍发展现状的人,就这些吗?
——《中国海员队伍发展现状及问题解决方案探讨》网上论坛观后感
作者:陈飞Sailing
2021年1月5日,由信德海事网主办的《中国海员队伍发展现状及问题解决方案探讨》网上论坛如期举行,从09:30开始,至12:40结束。
因论坛时长超过190分钟,在信息高度碎片化的今天,能看完全场的人估计不多,所以,自1月5日起,笔者就一直期待有关方能将此次盛会整理成文,将论坛中的先进思想、积极能量传递给更多人……然而一晃20多天过去了,仍未看见相关文章,这着实让笔者大感意外!
参加本次论坛的各位前辈都是航海方面的行业精英、业界翘楚,作为一个航海后辈,笔者自问实在不够分量来书写有关此次论坛的文章,但看着那只有400多次的播放量,又深感着急——纵然他人不关心,但作为被讨论的主体,海员群体也可以不关心吗?
挠头搓手之余,笔者决定再次发扬“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之厚脸作风,执之拙笔,书以陋文,希望能以文字的形式将此次论坛的精神与火花传递一二!
个人自知能力有限,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补充,另请大家,尤其是主办方与嘉宾们的海涵!
本次论坛总体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为演讲环节,由信德海事网总经理陈洋主编主持,由各位嘉宾从不同视角发表主旨演讲;后半部分为讨论环节,由大连海事大学期刊社社长姚文兵老师主持,根据后台选取的典型问题和各位嘉宾进行共同讨论。
到场嘉宾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仅按出场顺序介绍):
香港Fleet船舶管理公司中国区董事,顾建文总经理;
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医院公共卫生系,单德赛博士;
招商轮船旗下广州海顺船务有限公司,孙林海副总经理;
上海达飞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陆林船长;
上海森海海事服务有限公司,罗成船长;
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副教授、兼职海事律师,陈刚老师。
论坛上,各位嘉宾分别就相关主题发表了各自见解:有关于目前海员职业吸引力评析的;有国外海事职业健康法律介绍的;有如何正视行业危机及应对策略的;有分享优秀外企在船舶管理、船员培训方面宝贵经验的;有新一代船员心理健康探讨的;有对主管机关提出诚挚建议的……可谓各有特色、精彩纷呈!
嘉宾们以高屋建瓴之势,传鞭辟入里之言,让观众们的视角得以延伸,思维得以扩展!
在后半场的讨论环节里,主持人同各位嘉宾就中国船员的薪资水平、对标对象、福利保障、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度探讨,论坛氛围积极浓烈、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笔者在看完论坛后,受益匪浅,尤其在听到一些入木三分的金句之后,更是在心灵激荡的同时又顿感豁然开朗!
本次论坛的内容广泛,格局宏大,若想通过一篇文章而将整个论坛的精髓包罗于内,这实在远超笔者能力,为贪大求全之举,既浪费自己时间,又浪费读者精力,还可能辱没论坛精神,实不可取!所以,本文以下部分仅围绕顾建文总经理所提出的“归属感”一词进行观后感陈词,讲讲作为一名一线海员在这方面的相关感受。
顾总提出的“归属感”,毫无疑问是一记灵魂叩问!
是的,小到购买房屋,大到建立国家,为的是什么?我想,获取“归属感”应该是一种很强的精神驱动!
为什么房价如此之高还有人趋之若鹜?为什么所有人都明白“当所有人都认为某种行当能赚钱时,就已经不再赚钱”的道理,却还是会出现那么多的“月光盘”甚至“日光盘”,除了投机心理,人们通过“永久”的居所来获取“归属感”,这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
作为已经流浪世界各地长达2000年之久的以色列人,为什么明明在各地过得还不错,却还偏要倔强地在四面为敌的环境里重新建国(刚建国第2天就遭遇战争,截止目前已发生5次阿以战争)?通过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国家获取“归属感”,这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内因之一!
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在对归属感的追求方面,本质上别无二致!进一步来讲,一个职业好或坏,这同工资的高低不一定成正比,但却一定和职业的“归属感”强弱存在巨大关联!
当我国当下,海员职业能带给从业者多少“归属感”呢?有关这点,无需多言,事实胜于雄辩——
图片源自顾总在本次论坛中的PPT展示
对此,笔者也有深刻体会——当年一起自航海专业毕业的同班同学有30多名,10年过后,现在还在船上的,已是寥寥无几!
这些同学在进校以前都是十分优秀的高中毕业生,除了个别地区,都是超一本线录取的。
作为都不算笨的人,能将航海专业列为第一选择,肯定经过了考虑,至少也说明“航海”对大家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但为何在几年的了解之后,却纷纷脱离航海行业,这其中出了什么问题?
如果只是个别人离开,这还正常,毕竟人各有志;然而,那么多人都选择脱离该行业,那问题大概率就不是出在人上了,而可能是出在了行业本身——不能给从业者以足够的“归属感”!
要说身体上的辛苦,海员的承受应该不如戍守边疆的解放军战士。可明知可能身处烈日骄阳下或者千里冰封天,明知训练辛苦以及缺少自由,仍有无数青年义无反顾地参军入伍,为什么?“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这句话可以说明一切——部队生活能给一名青年足够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要说心理上的压力,海员的承受的应该不如时刻准备奔赴火场的消防员,不如手术台上治病救人的医生。可明知需要承受巨大压力甚至回忆煎熬,仍有人毅然决然地加入消防员队伍,加入医生行列,为什么?因为“火魔斗士”“白衣天使”是他们的光荣称号,他们通过工作能获得被认同感和归属感!
分开来说,无论是从身体上的辛苦还是从心理上的压力来讲,中国海员都不算特别辛苦,但结合到一起,则构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辛苦行业,尤其是在“归属感”的缺乏方面,鲜有其他行业可以与之比拟:
——总是处于变化的工作环境,几乎每条船都在不同的船上度过;
——总是处于流动的人际环境,即便在同一条船上工作,可身边同事不停更换;
——总是处于较为被动和压抑的心理状态,船上的配员越来越少,工作量却越来越大,且无论是面对码头、船东、货主、租家还是派遣公司等几乎所有与船员相关的组织机构时,中国船员总是身处弱势,缺少与之平等对话的平台;
——总是缺少应有的认可,举个实例,《感动中国》自2003年创办以来,有许多行业都在这个舞台上绽放过光彩,激励过无数相关从业者。但那么长的名单里,却从来没有列入过一名职业海员……虽然从国际上来讲,海员拥有着自己的专属节日——“6.25世界海员日”,并在疫情之下被国际社会称之为Key Worker,但作为中国海员,更希望得到来自到祖国的认可!
有人说,是因为生活的逐渐富足才让海员职业变得不再那么具有吸引力,这属于时代浪潮,无法抗拒……这样的说法看似正确,实则错误,并且,其背后的逻辑非常危险!
首先,必须要保持海员职业的吸引力,这不是出于群体安慰,而是出于更为宏大的考量——海洋占据着地球表面高达71%的面积,航运业不仅是国家现有的经济支柱之一,还会在将来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如果海员职业失去吸引力,或者任由资本追求的“尽可能低成本运作”来主导市场,那么在将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低素质海员或者外国海员参与中国航运,进而劣币驱逐良币,使得中国航运人才市场最终人才少见,精英难寻!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将在航运一线彻底失去竞争力,这对一个国家来讲,则意味着严重的战略风险!
其次,生活的逐渐富足与越来越少人加入海员之间并非因果关联。物质水平的提高让大家在精神方面的诉求更为强烈,现代青年对职业的选择落脚点早已不是基于吃饱饭那么简单——能不能实现自我价值,有没有归属感,这是当代青年在择业时的重要标准!另外,“辛苦”也不是很多人拒绝海员职业的最主要原因,因为石油行业、煤矿行业、冶金行业等很多行业都不比航海职业轻松,之所以不选择航海或者放弃航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从业者的精神诉求无法得到满足,缺乏归属感!
中国船员既不怕累
中国船员也不怕脏!
笔者本人也在众多前辈的悉心教导与中国海员不怕苦累的氛围熏陶下,从院校毕业生成长为上得驾驶台,下得压载舱的摸爬好手。
最后,要说生活富足,作为世界上的头号强国,美国对海运业却是高度重视——即便有着无数资本力量在诋毁、攻击《琼斯法案》,认为其对降低成本构成了障碍,但为了保护本国海员及海运能力,美国宁愿坚持《琼斯法案》的高成本运作!对此,美国保赔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Vincent Solarino甚至认为《琼斯法案》是美国“所有海运业务得以实施的框架”,海运业在世界头号发达国家政府心中的战略高度,由此可见一斑!
中华民族向来是一个敢于吃苦耐劳的民族,把航海人才的流失归结于“独生子女”“吃不了苦”等原因都没有触及事实本质,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要强大海运,就必须留住航海人才;要留住航海人才,就必须用心营造“行业归属感”!
毫不避讳地说,航海人才的流失问题在目前仍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甚至连适任考试这样严肃的事情都可以变成为调节市场而松紧可调,且调幅不小的阀门……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你们不干?有的是人干,火车站大把人”,请问,秉承这样的思想,如何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如何营造出行业的“归属感”!
好的人才绝对不是如捏橡皮泥一样可以快速成型,真正愿意留下为企业、行业做贡献的人也不可能从人群里随意找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只有先化身为愿意知马懂马的伯乐,才能于“芸芸马间”发现千里马。否则,一边叹惋“天下无马”,一边却又“食其不饱”,那多少千里马就这样骈死于槽枥之间而未可知也!
“归属感”的提出是一记灵魂叩问,既叩在了从业者的心上,也叩在了航运业的遮羞布上——除了口号,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让海员们感受归属感?面对他们那因缺少归属感而落寞离去的身影,海运强大,路在何方?
信德海事网:世界上信德海事网曾在两个平台存放该视频,一个是我们自己的小鹅通平台,另一个是在腾讯视频平台。截至发稿前实际上已经有3.4万次播放。(感谢大家的支持)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