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上午,潍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潍坊海事局局长柳强、副局长王勇等解读《潍坊市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暂行办法》,介绍我市海上交通安全形势,并回答记者提问。
鲁网潍坊2月9日讯(记者 张盟)
柳强局长介绍,《潍坊市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潍坊市首部关于海上交通安全管理的政府规范性文件,已于2018年1月16日经潍坊市人民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18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共三十六条,主要就船舶动态报告制度、船舶禁限航标准、海上搜救应急能力建设、海上安全管理的特殊规定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和明确。一是明确了船舶动态报告制度。《办法》第十条对船舶动态报告的报告区域、报告方式、报告信息等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二是明确了船舶禁限航标准。《办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明确了我市海上交通管制措施及港口水域船舶禁限航标准。三是明确了海上搜救应急能力建设。《办法》第二十八条对海上搜救分中心的设立、海上搜救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等内容进行了明确。四是明确了海上安全管理的特殊规定。鲁辽大通道开通后,对运营滚装船舶的相关要求需对上位法进行明确和细化;潍坊港航道作为单向航道,针对航道使用及安全富余水深也需要作出特别规定。
此外,《办法》还对我市海上交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如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办法》第三条)、海上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办法》第四条)、“三无”船舶治理(《办法》第七条)、严禁渔船非法载客(《办法》第八条)、航道及航标管理(《办法》第十二条、第二十四条)、水上水下活动(《办法》第二十条)、安检仪配备(《办法》第二十七条)等事项作出了明确规定,以满足海上安全管理的实际需要。
柳强局长表示,近年来潍坊市海上交通安全形势总体保持持续稳定。一是港口贸易保持稳步增长。201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4210万吨,五年来年均增长18.4%;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645艘次,五年来年均增长19.9%;外贸货物吞吐量134万吨,五年来年均增长27.2%。二是海上货物运输安全持续稳定。2017年潍坊港进出港船舶12545艘次,五年来年均增长8%;载运危险货物船舶进出港1300余艘次,未发生任何船舶溢油污染事故。三是海上险情救助成效明显。五年来,共发生海上险情14起,事故2起(“恒顺达78”轮、“营口168”轮),成功救助遇险人员86人,救助成功率98%,海上险情、事故件数在山东沿海七地市中最少。
为保障海上交通运输安全畅通,维护海上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便捷出行,潍坊海事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山东海事局的部署,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深化“平安海区”创建,不断夯实海上安全生产基础。五年来,我们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强化“四联”机制建设,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加强与安监、交通、海洋与渔业、公安边防、救助、气象等部门联动与合作,持续深化“平安海区”建设。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行动、沿海3000总吨以下货船安全管理检查等专项活动。深入开展打非治违工作,积极推动沿海市区政府成立水上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打非治违”联席会议制度,开展联合执法行动30余次,严厉打击“无船名、无船籍港、无船舶证书”的“三无”船舶和内河船舶非法参与海上生产经营行为。组建鸢都海事“安全宣讲团”、“安检服务队”,深入开展“进校园、进企业、进景区、进码头、进社区、上船舶”的“五进一上”活动,扩大海上安全知识宣传覆盖面。
二是强化源头管理,“四类重点船舶”管理力度持续加大。突出客船、危险品船、砂石船、易流态化固体散装货物运输船舶等“四类重点船舶”的现场监督检查,始终牵牢旅游客船安全监管“牛鼻子”,落实“五制五关”客运船舶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构建安全管理责任网链机制,把好责任落实关;构建网格化监管机制,把好动态监管关;构建船员动态监管机制,把好船员适任关;构建分类管理机制,把好现场监督关;构建安全信息预警机制,把好船舶限航关,促进滨海旅游安全健康发展);落实危险货物“六问六控”长效机制(货物是否适运,航行环境是否适行,码头是否适用,船舶是否适航,人员是否适任,防备是否适合;针对危险货物申报审批建立健全分级分类管控制度;针对危险品船舶航行过程建立健全动态监控制度;针对危险品装卸建立健全重点环节管控制度;针对船舶、货物建立健全现场隐患管控制度;针对从业人员建立健全责任链管控制度;针对事故防范建立健全动态预警预控制度),加强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现场监督检查,每年保障300余万吨油品海上运输安全;加大对砂石运输船和易流态化固体散装货物运输船舶的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船舶超载等违法行为。严把施工船舶“准入关”和“动态关”,确保水工建设项目船舶适航、船员适任、施工水域通航安全,保证了海上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是加强“一案三制”建设,海上应急体系进一步完善。连续五年组织召开全市海上搜救暨海上交通安全工作会议,在全省范围内率先修订完善《潍坊市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并编制《潍坊市海上溢油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组建海上搜救志愿服务队,选定20艘船舶作为海上搜救志愿船舶,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有效弥补了海上搜救力量的不足;积极争取国家海上专业救助力量,全力协调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北海救201轮、202轮、117轮、118轮等专业救助船舶在春节、两会、国庆等重点时段在我市执行海上应急值守任务,解决了潍坊辖区无专业救助力量的难题。指导滨海、寿光、昌邑三个海上搜救分中心建设,逐步完善全市海上应急救援体制。成功举办市2017年海上搜救消防溢油应急演习,提高应对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
四是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海事服务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全力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保障“鲁满欧”国际货运大通道——鲁辽陆海货滚甩挂运输航线安全运营;做好世界风筝冲浪竞速锦标赛等水上活动海事保障服务工作;打造“平安高效港口”,协调推进潍坊港中港区、西港区寿光作业区港口建设、泊位升级和口岸扩大开放;解决了潍坊港中港区3.5万吨级航道通航船舶受限难题;积极开展商渔船防碰撞安全警示教育,培训辖区渔民6000余人次;积极服务全市船员培训产业健康成长,截至2017年,注册船员2万余人,与2012年相比翻了一番,注册船员数量年均增长15%,总数位居全省第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船员大市”,年均船员培训考试3万余人次,培训考试量稳居全省第一,每年创造船员培训产值近2亿元;认真落实上级“精准扶贫”政策,协调航海院校向经济落后地区定向招生,减免部分贫困家庭学生学费,毕业后择优推荐到大型航运企业就业;做好海上风险预警预防工作,建立了气象、海事、渔业、港航恶劣气象信息互通互报机制,坚持“四级预警、三级响应”,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及覆盖范围,确保预警信息传递无缝隙全覆盖,保证了恶劣气象条件下船舶的航行安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