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仅供示意
11.9%,GDP增速位列浙江省第一,高于全国。从舟山最新出炉的经济“半年报”看,今年上半年,舟山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逆势增长,其中,浙江自贸试验区的油气全产业链发展,成为拉动上半年经济的最强动力。
7月17日上午8时许,一座长333米、型深30.5米的30万吨超大型满载油轮希腊籍“阿奎拉”号,缓缓靠近浙石油黄泽山储运基地,意味着该基地实现了码头最大的设计承载能力。今年2月5日完成试靠泊,黄泽山储运基地,短短5个月就实现了最大承载能力的释放。
7月19日,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岙山基地5号码头,一艘30万吨级的“瑞泰”油船正在进行卸油作业。“像这种30万吨级的油船靠泊卸油已是常态。”中化兴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相比大型油船前来卸油外,前来加注船用燃料油的船舶更多。今年上半年,岙山基地共装油量约683.3万吨,卸油量约817.3万吨,完成总吞吐量达1500.6万吨,上半年接靠油轮近1000艘次。
黄泽山储运基地、中化兴中岙山基地,是舟山今年上半年油气全产业链快速发展的一个个注解。作为华东最大油品储运基地,舟山目前已拥有3100万立方米的油品储存能力。得益于浙江自贸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的稳健发展,加上国际油价下跌的叠加影响,上半年,纵观舟山的各大油气码头,鱼山、外钓岛等浙江自贸试验区主要油品储运基地,今年上半年均处于繁忙中。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舟山已累计实现石油及天然气装卸6100.2万吨,同比增长54.19%;实现外贸货物进出口总额834.2亿元,同比增长55.3%,其中出口、进口额分别增长45.7%、61.1%。
油气全产业链,是浙江自贸试验区最具特色的产业。储运是基础,加工是核心。
夜幕下的舟山绿色石化基地鱼山岛,灯火璀璨、生产繁忙。就在近日,浙石化二期芳烃项目三台芳烃装置抽余液塔重沸炉顺利运抵鱼山,这三台“加热炉”将成为绿色石化基地二期的“热力中心”。今年上半年,绿色石化基地的石油化工生产,无疑是舟山经济的一个“热力中心”,牢牢稳住了舟山经济的基本盘。
数据显示,上半年,舟山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1%,其中规模以上石油化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2倍。
“除了绿色石化基地外,今年上半年舟山工业经济一直能保持70%的高速增长,船舶修造业亦有贡献。”据舟山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受船舶脱硫塔安装业务旺盛对修船行业的拉动,上半年规上船舶修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9%。
油品的加工储运,直接拉动了舟山港域吞吐量。今年上半年,舟山港域共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84亿吨,同比增长7.1%;其中舟山港域对宁波舟山港的贡献创下新高,上半年,舟山港域货物吞吐量占宁波舟山港的49.93%。
油气全产业链是舟山的优势产业,在疫情下更显发展韧劲。上半年,自贸区新增注册企业3422家,其中新增外商投资企业31家,增长24%;自贸区船用燃料油直供量达到200.6万吨,同比增长5.8%,约占全国总量的30%;外轮修理总产值31.4亿元,同比增长45.1%;自贸区跨境人民币结算量679.1亿元,同比增长27.2%。
一连串向好的数据背后,彰显的是舟山发展的硬核力量。面对疫情冲击,聚焦难点、痛点,舟山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提振经济的举措,精准帮扶,稳企业保就业。今年上半年,舟山实施“五减”行动和融资畅通工程,出台稳外贸、拉消费的政策,全市预计兑现“五减”资金27亿元,为1147家企业发放贷款72.74亿元。截至今年6月末,舟山城镇新增就业920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53%,比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