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西兰政府规定,从2018年5月起,所有进入新西兰水域的外籍船只必须保持船壳清洁。第一产业部公布的信息显示,新规生效后,外籍船只如果只在新西兰水域停留20天之内并仅访问固定港口,允许有少量生物结垢;停留时间长、地点多的船只船壳上仅可以存在少量黏液和鹅颈藤壶。新规涵盖了商业运输船、游轮、游艇,以及行驶缓慢、容易形成生物结垢的作业船等船只。在新规生效前的过渡阶段,第一产业部对存在严重生物结垢的船只有权采取行动。
信德海事网1月21日讯,信德海事网提醒各船东,各船舶,船长,从今年5月份开始,所有抵达新西兰的船舶都需要确保船体“清洁”!!
根据新西兰第一产业部(以下简称MPI)船舶防污底工艺风险管理标准Craft Risk Management Standard (CRMS) 中的相关要求,所有抵达新西兰的船舶都需要遵守防污管理最佳实践方案保证船体清洁。
新西兰第一产业部表示,新西兰船舶防污底工艺风险管理标准(以下简称CRMS)旨在减少海洋害虫对新西兰海洋环境的威胁。CRMS的相关要求是基于IMO关于船舶生物的控制和管理指导方针,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侵入性水生物种的入侵。
MPI生物安全和环境组负责人Paul Hallett重点介绍到,新规定将有助于保护该国的水产养殖业和当地的海洋生物。
Hallett表示,“离新规的施行已经没有几个月了,我们强烈建议所有的那些对该规定不甚清楚的,不管是商船还是游船船东及管理人与MPI联系。”
Hallett 表示,那些计划靠泊新西兰超过3周或者连续靠泊多个港口的船舶将面临更多的限制。如果不能进行自我清洁,那么将有可能被拖出港口进行清洁。
从2018年5月开始,所有到达新西兰的船舶必须保持干净船体‘clean hull’,这意味着:
如果一艘船舶在只在一个港口提留,并且停留日期不超过20天,那么最多仅允许该船在靠泊时船体有少量的生物附着biofouling 。(粘质物层a layer of slime,少量鹅颈藤壶鹅颈藤壶附着,附着面积不能超过5%的污底附着。)
如果一艘船舶将在新西兰港口停留超过20天,或将靠泊多个新西兰港口,那么最多只允许该船有少量粘质物层以及鹅颈藤壶附着。
新规施行之后,如果一艘船舶在抵达新西兰港口携带了较多的biofouling,MPI可能将不会混虚该船舶进港。(参考:→损失惨重!船底“长草",一货船被禁止卸货、驱逐离港),或者要求船东/船舶经营人通过经批准的除污方式或是通过新西兰批准的服务商在外海进行清污处理。并且因此所产生的所有费用将由船东或船舶经营者承担。
“任何长久停留的船舶仅允许船体有粘质层,如果超出了允许范围,就需要进行清污或是驱离出港,一切费用由船东/船舶经营人承担。”
需要注意的是,新规虽然从5月开始实施,但是如果在这之前有船舶污底太严重,对海洋环境造成威胁,MPI仍可能对其采取措施。
(参考:→损失惨重!船底“长草",一货船被禁止卸货、驱逐离港
Hallett 总结到,“那些遵守规则的船只将得到较少的干预,这意味着他们能够更快速的靠离港。相反,那些经常出现不符合要求的船舶可能会受到额外的审查更甚者或将被驱离出新西兰。”
因此建议船东或者船舶经营人:
在到达新西兰之前30天内对船舶进行清污底作业。(或在达到后24小时之类对船舶进行船体清洁工作,但必须出具相应的服务商证明。)
还要做到持续维护。
还要使用经过MPI批准的方式或则服务商对船体进行清洁。
在以上任何情况下,船东、船舶经营人都需要提供符合要求的证据,因为MPI可能会要求查看清洁的船体和小众区域的照片(或视频)证据,以及/或一个biofouling管理计划和记录簿。
本文整理较为仓促,更多详细内容请各位船东、船舶经营人、船长、大副等参考一下官方网页:http://www.mpi.govt.nz/importing/border-clearance/vessels/arrival-process-steps/biofouling/biofouling-managemen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