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15日讯,从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获悉,2017年珠江水系完成内河货运量首次突破9亿吨,长洲水利枢纽全年完成货物通过量达9880万吨,同比增长42.1%。水系航道通航里程达1.55万公里。
据悉,2017年全年珠江水系完成内河货运量9.06亿吨,同比增长8.7%;完成集装箱运输量151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9.4%。特别是长洲水利枢纽三四线船闸投入运行后,从根本上扭转了过去堵航的被动局面,实现了货物通过量和船舶通过数的大幅增长。
2017年10月份,长洲水利枢纽船闸实现单月货物通过量破千万吨记录,全年共完成货物通过量9880万吨,同比增长42.1%,创历史新高,是长江三峡的71.7%(三峡船闸2017年货物通过量为1.38亿吨)。琼州海峡民生大通道建设,2017年累计运送进出岛旅客1497.5万人次、车辆309万台次。
据珠江航务管理局副局长李永恒介绍,目前,珠江黄金水道建设,在数量上已经实现四个亿吨目标——“亿吨水网”(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亿吨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亿吨港口”(虎门港)、“亿吨船闸”(长洲水利枢纽船闸)。预计到2020年,珠江水系货运量还将迈上10亿吨的量级,第二个亿吨港口也将诞生(佛山港2017年货物吞吐量近8000万吨)。
2017年,珠江水运全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超80亿元,连续第六年投资规模超过50亿元。水系航道通航里程达1.55万公里,高等级航道1946公里,2000吨级船舶直达广西南宁;全水系拥有生产性泊位2166个,港口年综合通过能力5.5亿吨;内河运输船舶1.6万艘,平均吨位超过1000吨。
同时,多年来困扰珠江水运发展的龙滩、百色枢纽通航设施建设也实现了新突破。当前,龙滩水电站通航设施建设已委托设计单位,按照通航1000吨级船舶的标准,开展建设方案调整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建设资金分担方案和项目法人设立已形成初步共识,为“十三五”期开工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李永恒分析,目前,珠江水运发展还存在三个不平衡、三个不充分,即:上下游水运发展不平衡、综合运输体系占比不平衡、航道建设和发展不平衡,高等级航道网覆盖不充分、航运企业规模化发展不充分、港口资源整合不充分。
为此,按照建设交通强国的总体部署,珠江力争通过“两步走”的方式实现弯道超车。第一步是从2020年到2035年,奋斗15年,基本实现珠江水运现代化,珠江水运综合实力步入世界先进行列。第二步是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奋斗15年,全面实现珠江水运现代化,全面建成世界领先、独具特色的珠江黄金水道。实现新时代珠江水运现代化发展目标,为建设交通强国贡献珠江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