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于:新浪微博@图老头老了
最近几天东海发生的撞船事故引起了广泛关注。网友一方面关注事故救援人员伤亡的同时,对东海内的海洋环境也表现出了担忧,“东海海鲜还能吃不?”,“螃蟹会不会沾满了油污啊?”,“最近海鱼还是少吃吧”。(好吧,其实还是有很多网友真正关注海洋环境的)
网友对海洋环境表示出无比担心
目前火情还没有完全控制住,所以事故救援肯定是首要任务,下一步可能要考虑对海洋环境造成对危害了,相信我们的海洋环境部门会有权威的评估。(据我个人了解,事故发生后,海洋预报部门一直在对船舶、落水人员以及泄漏物的漂流轨迹进行持续的预报工作,赞!)
作为一名从事海洋动力学的科研狗,我只是利用自己收集的一点信息,对事故发生后船舶的移动轨迹和可能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做一点分析,顺便普及两个 物理海洋 的有意思的名词,这样下次碰到海洋方面的新闻,大家也可以独立做点科学的逻辑分析(zhuang b)了。
首先,比较幸运的一点是,事故发生时,恰好赶上全国大范围的一次寒潮过程。(6日差不多是江淮地区降雪过程,图上的颜色代表气温)
图中绿色圆圈即事故发生概位,红色箭头为风场大致方向
在事故发生后的一天内,寒潮推进到华南,而东海的风场也从原来的偏南风转为强烈的西北风并一直持续至今,事故现场附近最大风速达到50m/s。
事故发生至今一直为西北风,且在一直增强
这里强行插入海洋学的名词:艾克曼漂流(Ekman drift )或者也叫艾克曼输运(Ekman transport)。简而言之,海洋的表层流动在风的作用下,与风向呈45度左右的夹角流动,在北半球是在风的右侧。V. W. Ekman 是瑞典海洋学家,也算是海洋学的开山鼻祖级别的人物。他在一次出海调查时发现海上的冰山运动与风向并不完全一致,后来通过理论解释了这一现象,也就是ekman drift。
失去动力的事故船舶只能随波逐流,而海洋的表层流动又主要受到当地风场的作用。而寒潮带来的西北风使船舶飘向了东南方向的远海,让沿海遭受污染的可能性降低。事实上,由于船体在海面以上,船舶的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海流和风吹的共同作用。
其次,随着寒潮过程的结束,东海的风场又将变回东北风,那船舶及其泄漏的油污会不会“卷土重来”威胁东海沿岸呢?这里就涉及到第二个海洋学名词:黑潮。
黑潮(Kuroshio)这个词源自日语,差不多可以读作“酷禄西欧”。黑潮是一支强大的海洋西边界环流,从菲律宾以东起源,经过我国台湾以东和东海,然后沿日本以南回到太平洋。在东海内,黑潮基本沿东海路坡向东北方向流动,流速可达1m/s以上。另外一支与黑潮齐名的西边界流是美国东海岸的湾流“Gulf Stream”,好像《老人与海》里提到过航行可以借助于湾流。
而实际上此前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李云11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船舶漂移方向预测,失事油轮短期内向我国近岸海域漂移的可能性较小,“根据所掌握的事故海域长期历史资料分析,1月份该海区风向以西北向或北向为主,且风力较大。受此影响,失事船舶的漂移趋势为东南向或南向。在漂移至黑潮主轴后,受黑潮强流流系影响,将沿黑潮向东北方向漂移。具体的漂移路径将根据实际的风、海流等海洋动力环境实况确定。”李云说。
从海事部门公布的最新的船舶位置可以看出,船舶目前已经接近了陆架坡折,即将进入黑潮区。因此,如果船舶仍得不到控制的话,将很有可能随黑潮飘向东北,有可能进入日本以南沿海地区,估计日本人不想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吧?
绿色圆圈为上海海事局12日公布的最新位置。红色箭头为黑潮大致流向。
综上分析,就目前的气象及海洋的基本状况看来,这次事故对东海沿岸的海洋环境造成危害的可能性较小。而且新闻报道说油轮运输对是凝析油,粘性较小,即使有泄漏存在,在冬季大风的搅拌下也会比较有利于其扩散。
而根据此前交通运输发布的权威消息显示,根据有关资料,凝析油是从凝析气田或者油田伴生天然气凝析出来的液相组分,又称天然汽油,并含有少量烃类以及二氧化硫和多硫化物等杂质。凝析油常温下为浅褐色液体,密度、粘度较低,极易爆燃。国内外研究表明,凝析油在5小时的挥发量达99%,24小时之后,几乎完全挥发,万一发生泄漏,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影响,相比原油泄漏会小很多,但在空气中弥漫,遇明火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凝析油中含有毒的硫化氢及硫醇等成分,挥发后会对大气造成一定的污染,同时经燃烧分解会产生有毒烟雾,通过吸入、皮肤侵入等方式对人体造成中毒伤害。
所以,回答题目的问题,目前看来东海的海鲜不太会受到这次事故的影响,但是近海水产的其他方面的污染。。。你也懂的。。。
PS:1993年,执行大洋调查任务的科考船“向阳红16号”,也是在长江口外海域与一艘外籍货轮相撞,船上三人遇难。以前出海时还听当时在船上的老同事讲起当时的惊险场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