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举行的山东“两会”上,省人大代表、烟台市委书记、市委党校校长张术平介绍,烟台发展的目标定位是成为制造业强市、海洋经济大市、宜业宜居宜游城市和现代化滨海城市。
2019年,烟台市初步形成了支撑力强、特色鲜明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预计2019年全市海洋经济增长率10.7%。
1月19日上午,在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烟台代表团团组会议接受集中采访。来自烟台市的省人大代表、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重点实验室主任秦松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烟台市突破发展现代渔业、海工装备制造业、海洋文化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物流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和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业六大产业,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实力强、海洋生态环境美、海洋管理服务优的全国一流海洋经济大市。
秦松介绍,2019年烟台市新增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个,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4个,省级以上示范区总数达到30个,其中国家级14个,占全国的1/8,海洋牧场总面积105万亩。国内首座深远海智能化坐底式网箱“长鲸一号”落户长岛。打造蓝色种业硅谷,成立了烟台市海洋牧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发区蓝色种业研究院、莱州蛤蜊小镇启动建设。
烟台市依托中集海工研究院、杰瑞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提升装备制造国产化、自主化、品牌化水平,建设全国重要的海工装备制造之城。中国海工北方中心已正式签约、落户烟台。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建造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2号”赴南海作业,作业效率提升30%,燃料消耗节省10%,实现我国海洋工程能源及动力系统优化的重大突破。加快推动“中国东方航天港”建设,我国首次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发射在海阳实施。
依托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烟台市加快海洋文化旅游品牌化发展,预计2019年接待游客8600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1200亿元。
海洋交通运输物流业领域,烟台市预计2019年完成港口建设投资21.2亿元,烟台港铝矾土进口量、对非口岸贸易量等指标位居全国首位,中铁渤海轮渡成为全国最大的铁路轮渡企业。
烟台市加快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高端化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纳入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召开了医药创新与发展国际会议,全市海洋来源生物医药在研新品种10个。烟台市正研究制定《烟台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海洋生物医药企业与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等机构合作,开发新药项目,发展壮大海洋医药产业。
去年,莱州华电、开发区八角电厂、海阳核电、长岛海岛海水淡化等18个项目投入运营,海水淡化能力达到5.5万吨/日。
谈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秦松介绍,2020年,烟台市将围绕六大产业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争海洋生产总值增速高于GDP增速2个百分点以上。(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内容和图片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media@xindemarine.com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