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海事仲裁 共促海洋强国建设”圆桌会议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魏宇晨):“发展海事仲裁事业,共促海洋强国建设”圆桌会议6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人士表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际海事仲裁需适应变化,进一步提升中国仲裁的国际话语权。
海事仲裁是指海事纠纷当事人根据事前或事后订立的仲裁协议(条款),将纠纷交由约定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的制度。1959年,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成立,60年来,做出超2000件裁决,无一被法院撤销,服务质量受到业界广泛认可。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秘书长顾超说:“(我们)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应邀出席重大的国际仲裁会议,接待国际仲裁机构、仲裁组织来访;深度参与国际仲裁治理。2019年中国海仲首次以观察员的身份参与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会议第三工作组第38届会议,参与审议并讨论了相关工作文件,为国际投资争端仲裁等规则的制定,积极提出了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根据今年8月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从明年1月1日起,符合规定条件的在外国和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合法成立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仲裁机构,以及中国加入的国际组织设立的开展仲裁业务的机构,可申请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登记设立业务机构,开展相关涉外仲裁业务。
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国华女士表示,世界海运的2/3都来自于中国,各方应形成合力,打造世界一流品牌的本土海事仲裁机构。“目前全国250多家的这种仲裁机构,构成了中国海事仲裁的解决体系。但在国际航运界,目前中国海事仲裁机构还没有形成合力,在境外宣传和推广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所以对于我们海事仲裁业来讲,是不是应该考虑提升我国海事仲裁的品牌实力,与国外仲裁机构、法律界、企业界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将塑造一流品牌形象作为自己的一项使命。 ”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仲裁需要适应世界变化,进一步提升中国仲裁的国际话语权。中国海仲副秘书长解常晴女士表示,将加强对企业的培训,保障国际航运与贸易发展。“我们现在的外贸环境、航运的环境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在这种情况下,合同的履行发生争议的概率会加大。所以我们也会加强对企业的培训,让企业把合同风险的防范、争议解决条款的订立,预先要考虑重视这些条款,做一个深入的培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内容和图片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media@xindemarine.com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