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担当,中国第一艘自主运营国资豪华邮轮正式投入市场
2019年9月26日星旅远洋邮轮旗下第一艘邮轮“鼓浪屿”号正式命名并将于27日首航香港,9月29日该轮返回厦门。
如信德海事网此前多次报道说明,星旅远洋为中国旅游集团与中远海运集团两大央企共同投资运营的中国民族邮轮品牌(两家央企的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而鼓浪屿号为星旅远洋旗下的一号船,同时其也是中国第一艘自主运营豪华邮轮。
市场看似并不好,为何两大央企要“冒险”?
如信德海事网此前全网首先披露,2018年10月21日,信德海事网首先报道,中远集团与中旅集团组建一家新的邮轮旅游公司并从英国P&O邮轮公司购入旗下一艘奥利安娜号(Oriana),也就是这艘目前已经被重新命名的”鼓浪屿号。(可参考:→重磅!中远海运已购入一艘豪华邮轮!! )
据信德海事网了解,该轮此前归属于邮轮巨头嘉年华集团,长261米,船宽约为32.2米,69840gt,载客人数1870,船员人数760,1995年德国的迈尔帕彭堡船厂建造,可以说是一艘不折不扣的老船。
2017年下半年以来,由于邮轮航线受限、市场竞争过度、行业运行混乱等问题集中爆发,中国邮轮运营市场持续承压,乘客规模扩张高速回落、本土运营商经营困难,行业发展一度面临挑战。2019年邮轮市场依然延续2018年的颓势,邮轮市场进一步下探。具体表现为今年1-6月,国内12家邮轮港口实现邮轮靠港361艘次,同比减少18%,实现邮轮乘客客流量176万人(乘客规模约88万人次),同比减少23%。邮轮公司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从2017年开始外资邮轮公司逐步削减了中国市场运力,中国邮轮市场目前正处于失速期和盘整期的局势愈加明朗。
而此前,中国本土邮轮方面海航集团旗下的海娜邮轮、携程旅游天海邮轮等邮轮企业纷纷在中国邮轮市场“败走麦城”。
看起来既没有先天“基因”,也没有好环境的“肥沃土壤”。为何两大央企要“冒险”?
国家战略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翁杰明在鼓浪屿号命名仪式上表示,中国旅游集团和中远海运集团携手打造中国第一艘自主运营的豪华邮轮“鼓浪屿”号,彰显了中央企业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担当作为。
中远海运集团在其官方新闻通稿中表示,“鼓浪屿”号承载着中国旅游集团和中远海运集团两大央企发展民族邮轮产业的使命,在世界邮轮领域发出中国强音,积极打造民族邮轮品牌。
去年交通运输部等10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我国邮轮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到2035年,我国邮轮市场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市场之一,邮轮自主设计建造和邮轮船队发展取得显著突破,体系完善、效率显著的邮轮产业链基本形成,邮轮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对城市转型、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和人民消费的支撑力和保障作用显著增强。
豪华邮轮与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并称为“全球造船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
中国旅游集团总经理杜江就透露,两家央企发展邮轮有一深远的用意,即扶持中国邮轮制造业发展,毕竟目前我国造船业产能过剩,邮轮制造是个门槛很高的市场,所有订单几乎都集中于欧洲,两家央企希望未来能够在国内下单造邮轮,服务于国内市场。
9月27日,就在“鼓浪屿”号上举行的“中国邮轮产业发展与经营策略研讨会”上,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程爵浩副教授在列举了西方国家民族邮轮品牌的发展历史得出启示,邮轮品牌的发展与国家的崛起是同步的,相信星旅远洋的成立与旗下第一艘豪华邮轮的正式运营能够进一步提振民族邮轮行业的信心。
实力强劲,但并不冒进
以厦门为母港,得到厦门当地政府有利支持,中远海运集团董事长许立荣在鼓浪屿号命名仪式上表示,“两大央企+地方推动”、“航运+旅游”的合作模式契合了三方的核心竞争优势,集齐了“天时、地利、人和”,可谓前景广阔。
区别于以往本土邮轮项目,“鼓浪屿”号由两大央企加地方政府撑腰,实力不可小觑。
实力担当,但并不冒进。据中国旅游集团董事长万敏介绍,星旅远洋的一号船之所以选这一艘超过20年船龄的二手船,是因为“不能太冒进,还是要谨慎稳妥发展。”
万敏还介绍到,这艘船的购进价格为9000多万美元,正处于市场低点,由于这艘船2016年刚做过翻新,所以还是非常划算的。万敏表示,这艘船只是试水,毕竟两家央企都没运营过邮轮,贸然购入超大邮轮风险太高,而买入一艘二手船,先期学习运营一下再大举进入市场比较合宜。他透露将来在合适的时机看到合适船型时,还会持续购入新邮轮。
中国旅游集团总经理杜江表示,邮轮板块作为集团的战略创新孵化业务,并没有指望它快速挣钱。他认为中国旅游集团可以通过鼓浪屿号慢慢学习邮轮运营,以及如何将集团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如何让自身业务与邮轮业务形成互动互补,将是鼓浪屿号的新课题。
民族邮轮品牌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如上文所述,虽然近两年来,中国邮轮市场虽然在挂靠艘次以及游客量上上均出现了下滑的趋势,邮轮业一度面临困境。
截图来源:谢燮博士讲演PPT
同样在上述中国邮轮产业发展与经营策略研讨会”上,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谢燮利用趋势外推作出分析:预测到2035年,国内邮轮需求人次将达800万,结合十部委邮轮经济指导意见的2035年邮轮需求人次1400万,我们取中间值则为:预计到2035年,国内邮轮需求人次达1100万,年均增长9.3%,需要至少增长30艘邮轮。“由此给出一个基本的判断,巨大的需求增长空间,容得下本土邮轮公司。”
程爵浩副教授也列举了中国民族邮轮品牌发展一系列有利条件。比如,需求端,随着中国社会逐步向城镇化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青睐更慢的生活方式,这使得人们需要更多的集中休假时间;此外,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向老龄化方向发展将进一步催生银发市场;年轻人方面也有全民娱乐化发展的趋势,而邮轮具有独特的空间来承载这一趋势。
此外,供给侧方面也有较多有利条件,全国沿海地区(邮轮港口)接待条件快速提升;海洋邮轮旅游(高端装备)制造能力逐步积累;周边地区海岸线海岛(目的地)旅游引力走高。
谢博士介绍到,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远集团就曾有进军邮轮业务领域的想法,却因为船上博彩这一敏感问题而搁置。而今,鼓浪屿号作为中旅集团与中远海集团联姻的第一个成果,开始了其作为中国本土邮轮的新征程。
虽然好似错过了20多年,却也正当其时,因为新时代中国人的“美好生活需要”将支撑中国邮轮市场的快速扩张。中国成为世界邮轮市场最为热点的区域没有疑问、没有悬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内容和图片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media@xindemarine.com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