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仅供示意
爱国情 奋斗者
天津北方网讯:工作30余年,中交天航局总工程师、“天鲲号”监造组组长王健始终专注于疏浚装备国产化,实现“国轮国造”的梦想。这个远大梦想,鞭策着他从一名蓝领工人成长为享誉国际的造船专家。
30多年来,以王健等为代表的中国造船人扛起了“中国创造”大旗。2006年,“天狮”船问世,填补了我国自主建造现代大型挖泥船的空白;2010年至2012年间,世界先进的“程途恒远”系列大型自航耙吸挖泥船相继诞生;2013年,南海岛礁建设功勋船舶“天鲸号”开赴南海,打破了少数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技术封锁。
在成就面前,王健并未止步,他开始向新课题发起挑战,掀起中国疏浚装备制造的“品质革命”。2015年,年过五旬的王健主动请缨,担任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监造组组长。3年多时间里,他以船厂为家,视“天鲲号”如子,按照世界一流标准,对每道工序、每个部件严格把关、追求至善,成功攻克系列世界性技术难题,在柔性钢桩台车系统、快速成岛等关键领域,取得了颠覆性创新成果。“自主研发的自动化智能挖泥控制系统,开启了我国疏浚装备向智能化升级换代的新纪元。今年3月,‘天鲲号’建成投产,其海况适应能力全球最强,挖掘能力居世界前列,标志着我国疏浚装备制造业迈入世界领先水平,王健的匠心细琢成就了大国重器。” 同事陈越山说。
王健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承,以培养更多大国工匠为己任,长期坚持分系统、分专业组织人员对疏浚装备的整船设计、绞刀、泥泵、控制系统等关键领域进行专题攻关。他用言传身教培养出过硬的技术型科研团队,“天鲲号”监造技术团队被评为“2018年感动交通年度人物”。(津云新闻编辑李松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内容和图片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