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十三年,这艘在建76000吨散货船终于拍出——熔盛重工往事再起波澜
2025年9月29日,一艘尘封十余年的在建散货船终于在阿里资产司法拍卖平台上落锤成交。代号为 H1155(曾用名“熔盛119”)的这艘 76000载重吨散货船,最终以 2389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较其早前2923万元评估价折价 534万元。
这场历时十三年的造船停滞与司法拍卖,为昔日中国最大民营造船企业之一——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的命运再添新注脚。
“半成品”船舶:闲置十三年,续建困难重重
根据拍卖公告与评估报告,这艘H1155船最早可追溯至 2010年6月签订建造合同,并于 2011年12月30日安放龙骨(下坞)。然而项目在随后的十余年间陷入停滞,至今在船坞内静置超过十三年。
报告显示,该船仅完成主船体结构的合拢贯通,上层建筑分段虽已制作完毕,但未安装,目前分别存放于船坞与场地胎架上。更令人担忧的是,船厂及船上均未发现任何相关设计图纸、设备产品证书、项目报验单等文件资料。
评估报告指出,该船的设计及建造标准已与当今船级社规范及IMO公约要求严重脱节。若买家计划续建,不仅需重新获得船级社检验认可,还需投入巨额资金以满足安全与环保标准,续建前景堪忧。
六轮竞价:福建环航海运“接盘”沉睡船体
这场司法拍卖吸引了两家竞买方参与。经过六轮出价,最终在 9月29日上午10时,福建环航海运有限公司以 竞买号J6788的身份以最高价成功竞得标的,成交价2389万元。
根据网络竞价确认书显示,交易已正式生效。
天眼查信息显示,福建环航海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注册资本 1000万元,主营业务为水上运输。该公司相关人员在回应外界询问时表示,对此次船舶竞得“暂无进一步信息”。
法院拍卖:建造合同纠纷引发的资产处置
此次拍卖属于司法裁定拍卖,案由为建造合同纠纷。据拍卖热线工作人员介绍,该船舶目前不存在抵押或债权问题,拍卖程序为资产清理与执行的一部分。
但其建造方——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的处境依然艰难。公开信息显示,熔盛重工早已被列入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在 2017年被撤销企业规范资格。这家曾是中国民营造船业的“巨无霸”企业,如今正通过拍卖闲置资产的方式,逐步处理遗留问题。
从辉煌到沉寂:熔盛重工的命运转折
熔盛重工曾是中国造船业的一颗耀眼明星,鼎盛时期手持上百艘订单、员工上万。然而在全球航运市场低迷和资金链断裂的双重冲击下,企业自2014年起陷入停产困境。
据多方媒体报道,2024年底,熔盛重工曾传出“实质性重启”迹象,包括人员招聘、设备修复、厂区整治等动作。此次闲置船舶拍卖的完成,也被视为该企业“清算旧账、谋求重生”的关键一步。
尽管这艘船的技术状况与经济价值都已大打折扣,但其象征意义却远超本身。它代表着中国民营造船业由盛转衰的一个时代,也折射出市场波动下的产业周期与重组逻辑。
沉睡的钢铁与醒来的市场
十三年,一艘未完工的船见证了行业的盛衰与更替。如今,这艘被时间遗忘的“熔盛119”终于迎来新的归属。
虽然未来是否能重新开工仍未可知,但这场拍卖让人看到,闲置资产的盘活、老旧船厂的复苏与民营造船业的再起,都已成为中国造船业结构调整与市场重塑的一个缩影。
正如业内人士所言:
“有些钢铁沉睡得太久,但市场总会唤醒那些真正有价值的船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