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船级社(ABS)发布 2025 年第 08 号监管新闻,针对全球PSC近期因船舶油水分离器(Oily Water Separator OWS)及含油污水流量计(Oil Content Meter (OCM))操作违规实施的滞留事件展开分析。
本次通报聚焦两类典型违规案例,揭示船舶污染防治设备运行中的系统性风险 —— 采样管路阻塞导致监测失效,以及采样点安装不符合规范要求,这两大问题已成为当前 PSC 检查中的高风险滞留项。
案例一:采样管路阻塞引发的监测系统失效
某轮因 OCM 采样管路被手动阀门阻塞,导致 15ppm 报警装置未按 MEPC.107 (49) 规范运行。PSC 检查发现,当采样水供应停止时,该轮外排阀门仍持续向舷外排水,直接违反 MEPC.107 (49) 第 4.2.6 条关于响应时间的要求 ——OCM 应在检测到样本含量变化后 5 秒内触发报警,并在 20 秒内(含报警时间)关闭外排阀门。
根本原因在于采样管路上安装的手动阀门(可能用于管路清洁或设备维护)被意外关闭,致使 OCM 失去样本供应。尽管 PSC 报告提及响应时间超标,但核心问题在于系统在无样本采样时仍继续运行,违背了规范中 “即使系统冲洗或调零也需保持 OCM 运行” 的要求。
案例二:采样点安装位置违规
多艘船舶因 OWS 采样点安装在排放管水平段而非垂直段,被 PSC 依据 MEPC.107 (49) 第 6.1.1 条滞留。该条款明确规定:“为便于船上未来检查,采样点应设置在污水排放管的垂直段,且尽可能靠近 15ppm 舱底水分离器出口”。违规安装导致样本缺乏代表性,无法真实反映排放水质,直接影响污染防治设备的合规性判定。
针对采样系统可靠性问题,中国船旗国在 MEPC 79 会议上提交提案(MEPC 79/12/1),建议修订 MEPC.107 (49),要求在采样管路上加装流量开关或压力传感器,以在 OCM 失去样本供应时触发报警。这一提议旨在通过硬件配置提升系统失效保护能力,避免因管路阻塞或阀门误操作导致的排放失控。
MEPC 79 会议同意将 “修订船舶机器处所舱底水防污染设备指南和规范(MEPC.107 (49))” 纳入两年期议程,交由污染预防与响应(PPR)分委员会推进,预计需两次会议完成修订工作。
相关阅读:FSC检查,查出油水分离器滞留缺陷
ABS 建议
●在 MEPC.107 (49) 规范修订前,ABS 强烈建议船东立即检查 OWS 系统:若采样管路上安装有手动阀门,须立即拆除以消除误操作风险,确保系统符合 “OCM 持续运行” 的规范要求。历史案例表明,即使出于维护目的安装的阀门,也可能因疏忽关闭而导致 PSC 滞留。
●船东需对照 MEPC.107 (49) 第 6.1.1 条,确认采样点是否安装在排放管垂直段且靠近分离器出口。对于 2005 年 1 月 1 日及以后安装 OWS 的船舶,此要求为强制性合规项。
●鉴于 IMO 即将启动的规范修订,船东可提前评估流量开关或压力传感器的加装可行性,尤其对于频繁面临 PSC 检查的航线船舶,预防性技术改造可有效降低滞留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