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运输锂离子电池安全指南:
CINS 2025 年最新规范解析
2025 年 6 月,国际安全集装箱货物组织(CINS)联合国际保赔协会集团(International Group of P&I Clubs)与 TT 俱乐部(TT Club)发布《集装箱运输锂离子电池安全指南》CINS Guidelines for Shipping Lithium-ion Cells in Containers(报告原文在结尾),为航运业提供针对 UN 3480 和 3481 类锂离子电池的全流程安全运输标准。该指南聚焦锂离子电池作为电池组件的特殊风险,填补了现有法规在集装箱运输场景下的实操空白,其内容覆盖货物特性分析、运输准备、船舶装载及特殊条款豁免等核心环节,为全球航运企业提供了系统性操作框架。
锂离子电池作为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核心能量单元,其运输风险显著高于成品锂电池。这类电池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间的移动实现电能存储,但其易燃电解质在损坏、过充或极端环境下可能引发热失控反应,导致火灾、爆炸及有毒气体(如氟化氢)释放。
数据显示,锂离子电池的运输风险涵盖六大类:火灾隐患、化学反应性、毒性排放、爆炸风险、电气危害及环境危害,其中热失控引发的连锁反应是最主要风险源。
根据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规则,锂离子电池分为两类:独立锂离子电池(UN 3480,危险类别 9)和设备中包含或与设备包装的锂离子电池(UN 3481,危险类别 9)。值得注意的是,若符合特殊条款 SP188 的豁免条件(如单体电池瓦时额定值≤20Wh、包装满足防短路要求等),相关运输可豁免《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MDG Code)的部分规定。
包装规范
指南明确不同状态电池的包装指令:
新电池(通过 UN38.3 测试)适用 P903/LP903,
损坏电池适用 P908/LP904,
回收电池适用 P909,
生产原型电池适用 P910/LP905,
而具有高反应性的电池则需遵循 P911/LP906。
对于 SP188 豁免的电池,需单独包装在防短路的内部容器中,并置于坚固外箱内。
预订与申报流程
当使用 SP188 豁免时,托运人需在订舱阶段明确告知船公司集装箱内的锂离子电池信息;箱管公司与船方应建立专项协议,在装载清单中突出标注相关集装箱,确保全链条信息透明。这种提前告知机制有助于船舶在配载和航行中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
集装箱装箱规范
指南严禁锂离子电池与其他危险货物混装(锂电池除外),并要求货物与集装箱天花板、门及侧壁保持至少 30cm 的间隙,以预留消防空间并减少热量积聚。装箱作业需符合 IMDG Code 与 CTU Code 标准,航运公司应实施随机抽查,确保包装完整性和积载合规性。
标记与标签体系
非豁免运输的锂离子电池需在集装箱张贴 9 类危险货物标签(模型 9A),
而 SP188 豁免的运输则需标注专用的锂 / 钠离子电池标记,确保操作人员能快速识别货物属性。错误或缺失的标记可能导致应急处置失误,因此指南将标记合规性列为重点检查项。
装载前检查程序包含 13 项核心内容
在进行尾门检查时,建议遵循以下标准:
1.审查危险货物申报单(DGD)是否符合《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MDG Code)要求。
2.检查集装箱运输单元(CTU)的结构适用性。
3.检查集装箱安全公约(CSC)铭牌的有效性。
4.如有条件,使用热成像仪 / 相机检测温度异常。
5.检查货物是否与 DGD 申报内容一致。请注意,符合 SP188 的电池或电池组包装应标注相应的锂电池标记,但符合 SP188 的货物无需提交 DGD。a. 若按 SP188 运输,需索取 UN38.3 测试摘要。b. 若按 SP188 运输,可能需要打开代表性包装或设备,以验证其符合 SP188 的第.4、.5 和.7 项要求。
6.检查包装是否有泄漏或损坏。
7.检查包装及联合国包装代码是否按 IMDG Code 包装指令批准用于该货物。
8.检查包装标记和标签是否合规。
9.若集装箱内有其他货物,核查隔离要求是否满足。
10.检查货物包装是否按 IMDG Code 和 CTU Code 妥善积载、固定、堵塞和支撑。
11.检查是否按 IMDG 要求正确粘贴标牌和标记。
12.确保箱门关闭并安装新封条,记录封条编号。
13.装箱操作应符合本 CINS 指南的规定。
对于 SP188 豁免的货物,需额外核查 UN38.3 测试摘要,并可能开箱验证包装合规性。
船舶装载与积载
船舶积载直接关系到航行安全。根据 IMDG Code,SP188 豁免的锂离子电池可按积载类别 A(甲板或甲板下)运输,而损坏或回收电池(适用 SP376/SP377)则需按类别 C 仅限甲板积载。尽管存在类别差异,指南强烈建议所有锂离子电池集装箱优先选择甲板积载,以便于监控和应急处置。
积载位置选择:远离船舶热源(如机舱)和阳光直射区域,与居住区及机器空间保持至少 2 个 40 尺舱位的距离(约 30 米)。对于大型船舶,成组积载方案可结合船上消防设备配置进行风险评估,确保在发生意外时能有效控制火势。
旧电池与回收电池的运输需执行特殊标准。损坏或缺陷电池(不满足测试类型)需遵循 SP376,使用 P908/LP904 或 P911/LP906 包装,并标记 “DAMAGED/DEFECTIVE”;回收或处置电池则适用 SP377,包装需标注 “FOR DISPOSAL” 或 “FOR RECYCLING”。这两类货物在积载时需与正常货物隔离,并增加温度监控频次。
特殊条款与建议
SP188 作为核心豁免条款,其适用条件包括:单体电池瓦时≤20Wh(锂金属电池锂含量≤1g),电池组瓦时≤100Wh(锂金属电池组≤2g),包装需防短路且通过 1.2 米跌落测试,每个包装毛重不超过 30kg 等。满足这些条件的锂离子电池可简化运输流程,但需在包装外明确标记瓦时额定值及专用标识,确保豁免不意味着风险降低。
SP376 与 SP377 针对问题电池建立了专项流程。
SP376 适用于损坏、泄漏、物理损伤或安全功能失效的电池,要求包装符合 P908/P911,并在运输文件中注明 “依据 SP376 运输”;SP377 则规范回收或处置电池的运输,允许使用 P909 包装,但需标记回收属性。
这两个条款通过严格的包装和文件要求,防止问题电池在运输中引发事故。
行业实施层面,指南建议航运公司结合 “了解你的托运人” 倡议,要求托运人提供 ISO 9001 认证及培训记录,并在仓库开展电池运输专项培训,强化一线操作人员对 SP188 等关键条款的理解。此外,引入独立检验公司进行装箱监督,通过照片记录积载状态,可有效追溯运输环节的合规性。
报告原文
信德海事安全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