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内,中国船厂获20艘大型集装箱船舶订单 信德海事网 2025-05-06 10:49

一天之内,中国船厂获20艘大型集装箱船舶订单

Seaspan确认新签6艘10000TEU船单,中远海控重投30.8亿美元绿色巨轮,中国造船业在不确定中释放“硬实力”

在美国政府推进《301调查》,并拟对中国建造船舶征收附加港口使用费、施加市场准入限制的背景下,中国船厂是否还能赢得国际订单备受关注。事实胜于预期,2025年4月29日,中国船舶工业在一天之内迎来两笔重磅订单,合计20艘大型集装箱船舶合同正式落地,总金额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再次印证“中国智造”的全球号召力与产业链稳定性。

当日,加拿大籍全球最大独立集装箱船船东Seaspan公司与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和中船贸易有限公司签署6艘10000TEU级别集装箱船建造合同,这是该公司第三次与外高桥合作。与此同时,中国远洋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远海控)也官宣,由旗下东方海外订造14艘18500TEU甲醇双燃料绿色集装箱船,总投资高达30.8亿美元,建造方为南通中远海运川崎与大连中远海运川崎。

图片

Seaspan逆势下单:市场对中国船厂投下信任票

如信德海事网报道《6艘万箱船大单!》Seaspan此次下单的6艘新船将于2028年交付,建造方为中国外高桥造船。而根据Alphaliner,其成这笔订单“很可能已提前获得租约”,反映其高度的商业吸引力。

外高桥方面介绍到,6艘10000TEU级船舶,采用外高桥自主设计方案,配备先进节能与环保技术,满足全球最新排放标准。

更值得关注的是,本批船舶将以跨境人民币结算方式进行,打破了传统美元主导的交易体系,代表国际船东对人民币国际化趋势的认可。

此次合同签约由Seaspan首席商务官李堃、外高桥副总经理张启鹏、中船贸易副总经理郑民胜共同完成,Seaspan董事长兼CEO陈兵亦出席见证。尽管全球政策面临不确定性,该订单的达成说明:全球航运资本更看重造船质量、交付可靠与长期运营回报,而非短期地缘因素。

图片

中远海控大手笔:绿色船队扩容新里程

在Seaspan订单公布的同日,中远海控也发布了其2025年一季度亮眼财报,并同步披露其旗下东方海外订造14艘18500TEU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的重大投资决策,单船造价达2.2亿美元,为近年来全球最大一笔绿色集装箱船新造订单。

该批船舶将由中远海控长期合作的南通中远海运川崎(NACKS)与大连中远海运川崎(DACKS)建造,交付期为2028年下半年至2029年末。船型采用COSCO KHI(中远川崎)自主设计的“22/22”超紧凑型设计(366米长、56米宽),具备更高舱容密度与环保效率。

新船将投用于全球主干航线运营,有助于中远海控加速淘汰老旧高耗能船舶,提升绿色运输能力与长期成本控制水平。

从租约逻辑看“中国造”:全球资本锁定确定性

尽管当前全球面临政策干扰与不确定风险,但主流航运企业仍积极锁定中国船厂建造资源,体现对其综合能力的高度信任。

Seaspan与中远海控几乎在同一时间下单,合计20艘大型船舶,所涉船厂涵盖外高桥、南通川崎、大连川崎三大骨干力量,说明在全球运力资源配置紧张、交付周期竞争激烈的当下,“先锁定建造能力”已成为主流策略。

更重要的是,中国船厂在技术设计、绿色燃料方案、智能制造与金融结算方面具备完整体系,尤其在大型船、LNG/甲醇双燃料船、汽车运输船等高附加值船型上已建立领先优势,吸引包括ONE、Hapag-Lloyd、Wallenius Wilhelmsen等在内的国际订单源源不断。

与其追风口,不如锁实效

从Seaspan逆势加码,到中远海控重金投绿,再到订单背后或已锁定租约的市场逻辑,一个清晰共识正在显现:

全球船东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确定性”——选择技术可靠、交付稳定、金融灵活的中国船厂。

无论美国《301调查》最终政策如何演进,市场已在“用脚投票”。中国造船业正以系统性实力、供应链韧性和绿色技术,成为国际航运在不确定时代中的“确定之选”。

展开全文

相关资讯

近日,挪威船王,正在大量卖船!

信德海事网2025-05-09

突发战争!集运公司紧急加赠附加费

信德海事网2025-05-09

特朗普宣布与胡塞达成停火,红海航线复航在即!?

信德海事网2025-05-08

请注意,如下三个地点船舶AIS信号容易被干扰!

信德海事网2025-05-08

【收藏】全球汽车运输船现有船队和手持订单分布情况

信德海事网2025-05-08

贸易战下,这家航运公司看到机会!

信德海事网2025-05-08
  •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