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停火破裂引发中东航运危机!胡塞武装威胁攻击美航母,红海航道再陷僵局
2025年3月18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恢复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标志着为期两个月的临时停火协议彻底终止。此次行动造成加沙地带超400人死亡,引发国际社会强烈谴责。而随着战火重燃,中东海域的航运安全形势骤然升级——胡塞武装公开宣称将重启对以色列船只的袭击,并将美国军舰列为“合法目标”,红海航道再度笼罩在军事冲突的阴影之下。
停火破裂背后:内塔尼亚胡的政治博弈与军事冒险
此次停火协议的终止源于巴以双方在第二阶段谈判中的严重分歧。根据最初协议,第一阶段停火(1月19日至3月1日)以哈马斯释放33名以色列人质、以色列释放1700名巴勒斯坦囚犯告终。然而,围绕第二阶段停火的推进,双方矛盾激化:哈马斯要求以军全面撤军并启动永久停火谈判,而以色列坚持哈马斯必须释放剩余59名人质,并拒绝在未达成“加沙非军事化”前进入下一阶段。
分析指出,内塔尼亚胡政府的强硬姿态与其国内政治危机密切相关。极右翼政党“犹太力量”因反对停火协议退出执政联盟,导致内塔尼亚胡在议会的多数席位岌岌可危。为确保2025年预算通过,避免提前大选,内塔尼亚胡被迫向极右翼势力妥协,重启军事行动以换取支持。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甚至威胁:“若哈马斯不释放人质,加沙的地狱之门将打开。”
胡塞武装反制:红海航道成“火药桶”
以色列恢复军事行动后,也门胡塞武装迅速响应,宣布重新禁止所有以色列船只通过红海、阿拉伯海及曼德海峡,并誓言攻击任何为以色列提供支持的国家。胡塞领导人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警告:“美国航母和军舰将成为我们的目标,只要美国继续支持以色列侵略,我们的封锁令将包括美国船只。”
这一表态并非空穴来风。3月16日,胡塞武装对美国“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发动三次导弹袭击,虽未造成实质性损伤,但已向美方发出明确挑衅。与此同时,美国于3月15日启动对胡塞武装的大规模空袭,累计发动47次攻击,重点打击其雷达、导弹系统及领导层。特朗普政府将胡塞重新列为“恐怖组织”,并警告伊朗“必须停止支持胡塞”,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紧张。
航运业面临多重威胁:专家呼吁加强安全措施
随着局势升级,中东海域的航运安全风险急剧上升。海事安全公司Ambrey Analytics指出,胡塞武装可能恢复对以色列港口埃拉特及红海商船的袭击,而美国对伊朗的施压或导致波斯湾、阿曼湾等区域的潜在风险。此外,以色列港口阿什克伦和阿什杜德也面临火箭弹袭击威胁。
专家建议航运公司采取以下措施:
1. 严格核查船只关联:避免搭载与以色列、美国或英国有直接联系的货物或人员;
2. 强化武装护航:在高风险区域部署专业安保团队,提高船只防御能力;
3. 实时监测情报:密切关注区域动态,及时调整航线或暂停运营;
4. 完善应急预案:制定针对突发袭击的应对流程,确保船员安全。
国际社会斡旋艰难:和平之路在何方?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冲突升级表示“震惊”,呼吁立即恢复停火及人道主义援助。埃及、土耳其、约旦等国谴责以色列的军事行动,称其“公然违反国际法”。然而,美国仍坚定支持以色列,白宫发言人莱维特称“责任完全在哈马斯”,并为以方行动“开绿灯”。
目前,巴以双方已陷入“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分析认为,若国际社会无法有效斡旋,中东局势恐进一步失控,红海航道的航运安全将长期面临威胁。而对于全球贸易而言,这场危机不仅是地缘政治的挑战,更是对供应链韧性的一次严峻考验。
信德海事安全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