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8日03:31(当地时间),巴拿马籍的“Stride”号货船在得克萨斯州拉波特的巴伯斯卡特海洋码头进行加油作业时,机舱突发大火。船员迅速关闭通风系统后,火势虽自行熄灭——2人不幸遇难,1人重伤,船舶也被推定全损,价值约1200万美元,事故未造成环境污染。
船舶信息:Stride,巴拿马旗,1997年建造,KR船级社,长182米宽30.2米。
事故经过
2024年1月4日,“Stride”号货船搭载着22名船员,从危地马拉的波多韦柳港启航,向着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港进发。此次航行,船舶计划在休斯敦港卸载131个集装箱,并从加油驳船补充燃油。航行途中,船员们按照规定开展了加油前培训,并明确计划接收1100吨的超低硫燃料油和80吨的低硫船用柴油。
1月7日16:30,“Stride”靠泊巴伯斯卡特海洋码头。测量两个双层底柴油舱(DBDO)的情况是,左舷舱剩余13立方米(约11吨)柴油,右舷舱剩余76.9立方米(约63.4吨)柴油。当晚19:06,货物装卸作业正式开始。
1月8日凌晨01:50,加油驳船“Shamrock500”抵达现场。接管后,船方要求压力达到90psi(而加油驳船允许的最大管道压力为100psi)。随后的20分钟内压力一直维持在零,这种情况在柴油从驳船小软管泵入船上大管道并流向机舱底部双层底舱的过程中属于正常现象。
03:25,在机舱3楼清洁主机气缸的机工突然发现有柴油从上层滴落。察觉到异常后,他立刻跑到2楼的机舱控制室,将这一情况告知大管轮和三管轮。随后,三人前去查看,看到工作区域附近发生爆炸并燃起大火,随即三人跑回集控室。与此同时,加油驳船船员在多次辨认对讲机声音后,终于收到关闭泵的通知。
其他船员看到浓烟从机舱滚滚冒出,还伴随着爆炸声。船长立即启动应急程序,通过警报召集全体船员,并迅速指挥关闭机舱和住宿空间的通风口。03:34,船长通过甚高频无线电向美国海岸警卫队紧急报告了机舱起火的情况。随后,船员们启动应急消防泵,开始对机舱外部舱壁进行冷却,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
得知有三名船员被困机舱后,救援人员多次试图进入机舱搜寻,却均因火势凶猛、浓烟弥漫未能成功。
04:15,消防小组历经艰难,终于成功进入机舱,并在机舱控制室找到了三名被困船员。此时,火已自行熄灭,但令人痛心的是,大管轮和三管轮已不幸罹难,只有机工还有微弱呼吸。消防员迅速行动,将机工从上层甲板的门救出,另外两名船员则通过机舱天窗被成功救出。
烟囱外壳内受损的灯光信号柱以及 D 甲板锅炉上熔化的电气元件
左图:柴油在主机基座旁的舱底聚集。右上:柴油在主机进气歧管内聚集。右下:柴油在 D 甲板锅炉旁的甲板围堰内聚集。
事故调查与分析
火灾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展开全面且细致的调查。调查发现,左舷DBDO舱在加油过程中未进油,右舷DBDO舱(可加容量37.2mt)却已满并发生溢出,而两个舱的阀门均处于打开状态。经统计,加油驳船向“Stride”号输送了52mt柴油。
检查发现,位于锅炉上方D甲板的通风管上,有一个7英寸宽、11英寸长的“检查口”被切开,切开的管道部分掉落在下方甲板,致使通风管上部与机舱上部的烟囱外壳相通。通风管内残留着柴油,下方的锅炉、焚烧炉以及机舱右舷的设备和表面都布满了柴油痕迹。经深入调查,该公司竟然对通风管被切割一事毫不知情,并且在其他三艘同类型船上也发现了类似的通风管切割情况。
圆圈标注区域(左图)为燃油通风管的开口部分,(右图)为火灾后放回原位的切割部分。
从 D 甲板的切口处上方观察,可见通风管道内有柴油。
调查还追溯到事故发生前6周,“Stride”号曾订购并更换了左舷DBDO舱的阀门。订购人员在填写订单时,未明确注明该阀门用于燃油系统,且订单无需岸上公司批准。新安装的阀门为角式截止止回阀,安装后柴油只能从舱内流出,无法流入,而原阀门为普通角式截止阀,可实现双向流通。自阀门更换后,船舶一直未向左舷DBDO舱加油,因此船员也从未发现阀门存在问题。
综合各方面调查结果,此次事故的原因逐渐明晰。根本原因在于左舷DBDO舱加油管路上安装了错误类型的阀门,该阀门只允许柴油流出,阻止其流入。
在加油作业过程中,轮机部船员并不知晓柴油无法流入左舷DBDO舱,便同时打开了左右舷DBDO舱的加油阀。原本计划注入两个舱的约52吨柴油全部涌入右舷DBDO舱,而右舷舱的容量仅约为37.2吨,这使得右舷舱迅速装满并溢出。
溢出的柴油无法进入左舷的DBDO,从而进入通风管,压力顶开了D甲板通风管上的“检查口”,柴油从开口处涌出,顺着烟囱外壳倾泻而下,落到正在运行的焚烧炉、锅炉、主机等设备上。由于机舱内存在运行中的机械等众多点火源,柴油迅速被点燃,进而引发了这场惨烈的火灾。倘若通风管未被切割,溢出的柴油可能会通过通风管排到罗盘甲板,泄漏到船外或水中,而非直接进入充满点火源的机舱,或许就能避免这场灾难的发生。
信德海事安全综合报道
|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