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时间长河中漫话大连海运学校(四)
点此查看:
黄海之滨,凌水河畔的磨盘山东隅曾经有一所培养海员的学校,这里先后走出12000余名毕业生和11000余名培训班的结业生。曾记否,中远公司船员队伍中的骨干是他们,地方海运公司的船员队伍也不乏他们的身影。这就是当年的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大连海运学校。如今,学校已不复存在,校园也早已面貌全非,但海校人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精神尚在,对海校的留恋之情尚在。岁月悠悠,记忆亦渐行渐远。谨以搜集、采访的资料整理成此文献给曾经在大连海运学校学习工作过的校友,文中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提出宝贵意见。让我们共同徜徉在时间长河中,漫话大连海运学校。
学校隶属关系变更(11)
1956 年—1958年8月 交通部
1958年9月— 1963年2月 大连海运学院
1963年3月—1969年12月 交通部
1970年1月—1972年12月 大连港务管理局
1973年1月—1977年12月 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
1978年1月——1978年10月 交通部大连海运管理局
1978年11月—2000年12月 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
2000年12月21日,交通部、辽宁省文件【2000】683号,将学校并入海事大学;2001年1月18日,中远与海事大学举行交接签字仪式,王富田、孙立成分别代表签字;2001年7月26日,海校员工对口并入海事大学。
附1:《工作简报》末页印模(1957年)
附2:大连海运学院中专部时期学生毕业验印名册(1959年)
附3:《关于大连海运学院中专部独立并命名为大连海运学校的通知》(1963年2月交通部文件)
附4:《关于同意将大连海运学校交给大连港务局领导管理的批复》(1970年3月交通部军事管制委员会文件)
附5:《关于将大连海运学校交远洋运输总公司领导管理的通知》(1972年12月交通部文件)
附6:《关于大连海运学校党政工作由大连海运局归口的意见》(1977年11月交通部政治部文件)
附7:《关于改变大连、青岛两所海校领导体制和学校规模的批复》(1978年10月交通部文件)
历任学校主要领导(12)
1956年—1958年
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戴 德
副校长 俞 平 赵文耀 丁汉章
戴 德(1918年10月——1995年4月8日)
浙江省杭州市人,1938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曾任鲁西军区政治部干事、股长、冀鲁豫区党委城工部副科长、河南开封工委副书记、上海招商局党委副书记、交通部海员工会海员训练班主任、中国海员干部学校校长等职。1956年4月受交通部委派筹建大连海运学校,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带领一批由企事业单位抽调来的干部、职工及大专院校毕业生组成的教职工队伍,担当起新校园的开拓者。当年筹备、当年招生、当年开学。1958年末调任大连海运学院副院长。1983年12月离休。
1958年—1963年
中专部主任兼党总支书记 张华民(任期1959—1960)
中专部副主任 赵文耀 张 荣
1963年—1968年
校长兼党总支书记 张华民
副校长 赵文耀 丁汉章
张华民(1921年11月——2010年11月26日)
河北省束鹿县人,1942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曾任河北省束鹿县三区区委书记、原热河省北票城关区区委书记、建平县委书记、中共中央交通工作部铁道处巡视员。1958年4月来大连海运学校,曾任大连海运学院中专部主任兼党总支书记、大连海运学院党委副书记。1963年,任大连海运学校校长兼党总支部书记。1971——1979年,任大连海运学校党总支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1973年,党总支书记兼革委会主任的军代表宋秀文已回部队)。1979年4月,任大连海运分局党委书记、局长。1982年11月离休。1958年4月——1979年4月,张华民同志在海运学校担任主要领导工作近20年,历经学校的调整、恢复、停课、工农兵“上、管、改”和恢复高考招生办学时期,为海运学校的发展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附:《公布任命张华民等同志的职务》(1963年4月交通部文件)
附:《批准成立中共大连海运学校党总支委员会》(1963年6月原中共旅大市委文教部文件)
1968年—1971年
李全成(军代表) 韩继忠(军代表) 于 勇(军代表)
先后任大连海运学校革命委员会主任
1971年—1978年
宋秀文(军代表)任大连海运学校革命委员会主任兼党总支书记
《大连港务局革命委员会连港革字第48号》(1971年5月20日)
(1973年,宋秀文已回部队,学校工作实际上由张华民主持)
1979年2月—1984年4月
临时党委书记 姜和春 校长 王汝臣
副校长 朱仙芳 王秀仁 赵文彦
本届领导班子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教职工对思想理论和路线上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讨论,解放思想,拨乱返正,平反改正历史上形成的冤、假、错案37起,并为之恢复名誉,妥善安排工作。对校内机构做了适当调整。为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工作秩序,走上以教学为中心的正确轨道做出很大的努力。
姜和春(1926年2月6日——1986年)吉林省盘石县人,1946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7月入党。1951年2月赴朝任民工队政委。回国后先后在大连海运学院、新金县教育局、大连市工农教育委员会工作。1979年2月——1984年4月任大连海运学校临时党委书记。1984年4月任调研员,同年11月离休。
王汝臣 1923年5月18日生,山东省荣城县人。1943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入党,1952年转业到大连海运学院工作。1979年10月—1984年4月任大连海运学校校长兼临时党委副书记。1984年离休。
1984年4月—1991年6月
党委书记 孙宪纲 校长 马喜臣
副校长 戴文甲 陈福仁 纪委书记 赵文彦
本届领导班子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成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建立“业余党校”,倡导对学生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推行辅导员与育人小组相结合的学生管理体制。实行校长负责制后,党委起到监督保证作用。推行制度化建设,加大改革力度, 改变了学校的涣散状态,强化英语教学和实践教学。增加教学设备的投入,教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为把学校办成高等航海职业教育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努力。校园环境和员工的精神面貌有较大改观,学校成为全国交通系统和省、市闻名的航海中等职业学校。
孙宪纲 1936年2月14日生,辽宁省大连市人,毕业于南京海运学校,1951年1月参加工作。曾任大连远洋公司教育处长。1984年4月——1993年8月任大连海运学校党委书记。
1993年6月,辽宁省委授予孙宪纲“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马喜臣 1941年1月5日生,辽宁省东港市人,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1965年7参加工作,历任远洋船驾驶员、船长。1984年4月——1991年6月任大连海运学校校长。1991年6月起历任青岛远洋船员学院院长,中远总公司驻日本代表处代表,中远集团人力资源总公司党委书记,交通部烟台海事局局长等职。
1986年9月,荣获交通部授予“全国交通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1989年9月,荣获交通部授予《全国交通系统两个文明建设劳动模范》称号。荣获国家教委、人事部、教育工会授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奖章》
1991年6月—1998年5月
校长 陈福仁
党委书记 孙宪纲(任期1984年4月——1993年8月)
李宝元(任期1993年8月——1997年8月)
副书记、纪委书记 何兴旗
副校长 宋增甲 武平 沈国华 辛成玉
校长助理 潘大雄 陈放
本届领导班子组织全校员工认真学习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文件精神,开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纪检监察和群团工作。制定了《大连海运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十大工程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全员劳动合同制,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探索航海职业教育的多层次多形式办学。实现了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航海教育的突破。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层次、办学特色、办学实力取得长足进展。启动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工作,通过了交通部海事局质量认证。全面完成中远集团赋予学校的高级船员职前教育任务。
陈福仁 1950年8月7日生,辽宁省宽甸县人,在职研究生学历,1970年5月在宽甸县大川头乡参加工作。1972年入大连海运学校海船驾驶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秘书,基建工作负责人,后勤工作负责人,副校长。1991年6月—1998年5月任大连海运学校校长。1998年6月,任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党委书记兼中远集团党校常务副校长、中远对外劳务合作公司副总经理。
1993年4月,荣获辽宁省教育委员会“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1993年9月荣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994年10月,荣获“全国交通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李宝元 1941年4月7日生,辽宁省台安县人,毕业于东北大学,1965年参加工作。曾任中共大连市委秘书,大连远洋运输公司处长。1993年8月——1997年8月任大连海运学校党委书记。1997年8月任调研员。
1998年5月—2001年7月
校长 郭祖平 党委书记 何兴旗
副校长 沈国华 辛成玉
本届领导班子在国家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历经中远集团对学校重新定位的动荡,实现了招收统考高中毕业生三年制高等航海职业教育的夙愿。探索与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办学。组织带领全校教工正确地认识、理解和对待改革,按部就班做好工作,保持学校稳定,维护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完成并校的工作任务。
郭祖平 1955年12月27日生,安徽省六安县人,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1982年1月参加工作,教授,工学硕士。1998年5月—2001年7月任大连海运学校校长、远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2002年12月调任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副院长(学院党委委员)。
何兴旗 1955年生,辽宁省海城市人, 1981年参加工作,学历本科,研究员,1997年8月——2001年7月任大连海运学校、远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学校风采(13)
大连海运学校曾受到国家教育部、交通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及中远集团的关怀和重视,领导同志多次来校视察、指导工作。
1985年5月交通部长钱永昌为全国交通中专学校题词
1990年12月7日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宋黎为大连海运学校题词
1985年9月10日,时任交通部副部长黄镇东来校视察工作。
1996年4月,国家教委职教司司长刘来泉来校视察
1957年4月26日,交通部长助理于眉来校做报告。
1984年11月12日,交通部副部长林祖已来校视察工作。
1986年7月,国家教委职教司司长孟广平来校视察并题词。
1991年8月24日国家教委职教司司长杨金土来校视察。
1993年7月15日交通部副部长刘松金视察学校。
1993年10月9日,中远(集团)总公司总裁陈忠表来校视察。
1995年11月14日,国家教委职教司副司长刘占山视察学校。
大连海运学校以雄厚的办学实力、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取得了另人瞩目的成绩。
1980年教育部确定学校为首批“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1985年5月、1996年12月,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两次授予学校省级:“文明单位”
1987年6月 交通部授予学校“交通系统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1989年 交通部授予学校“全国交通教育先进集体”
《关于表彰全国交通教育先进集体、优秀老师和教育工作者的通报》(1989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文件)
1990年3月 获得省级“花园式单位”
1991年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劳动部、人事部、财政部联合授予学校“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
1992年3月、1996年12月辽宁省教育委员会两次授予学校省级“校风校纪、校容校貌先进学校”
1992年 3月 交通部批准学校为“交通系统首批规范化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关于批准呼和浩特交通学校等四所学校为交通系统首批规范化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通知》(1992年3月交通部文件)
1992年8月 中远总公司授予学校“中远系统91-92学年度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1992年,国家港监局批准学校毕业生在校参加海船三副、三管轮适任证书统考。
1993年4月 辽宁省教委授予学校“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集体”
1994年9月 经全国中等专业学校办学水平评估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1996年11月,学校启动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实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同年通过了交通部海事局质量认证。
1998年 “辽宁省【九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2000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的通知》(2000年5月国家教育部文件)
在中远总公司的领导下,学校在全国交通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中率先进行以人事分配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改革,实行教职工全员劳动合同聘任制,光明日报等新闻单位多次报导了学校的改革成果。
《关于大连海校综合管理改革总体方案的批复》(1992年6月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文件)
1992年8月《光明日报》、《大连日报》报导大连海运学校改革情况
在全国职业教育院校中较早开展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认证工作,提高学校的综合管理工作水平。
《关于采用ISO9000国际标准进行质量体系认证的批复》(1996年10月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文件)
第二版宣贯执行时的部分质量体系文件(1998年5月)
师资队伍(14)
大连海运学校有早年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毕业的骨干老教师,有五、六十年代大、中专院校毕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和一大批八、九十年代大学毕业的中青年教师。驾驶、轮机专业教师全部据有双证书,即教师资格证书、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能讲课,能指导实习,能开船;基础课教师围绕专业课内容精心选编、讲授基础理论知识;英语教师贯穿航海用语为主线,强化学生听、说能力培养。多年来,学校通过以老带新、在职进修、出国考察、留学、上船顶岗、参加各种专业和学术活动等多种途径培训,形成了一支政治和业务素质优秀的师资队伍,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1991年在中远总公司院校青年教师公开课比赛中,李春野、崔泽业分别获得第一名、第二名,徐满华获鼓励奖。
《关于张友林等六名同志高级讲师任职资格的批复》(1987年9月辽宁省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文件) 张友林、戚瓞如、冯鹗、余俊光、吴士中、陈文郁六名老教师自1983年9月1日起任职高级讲师。
戚瓞(die)如 1925年10月18日生,浙江省余姚县人,高级讲师。1945年4月于中学读书期间,参加国民革命军青年军第208师开赴抗日前线。抗战胜利后,退伍考入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1年8月毕业于上海航务学院。1956年参与创建大连海运学校直至1988年退休。从教32年,在教学和教材编写、编审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
戚瓞如老师荣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上海航务学院毕业证书
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修业期满证书
交通部近海轮船驾驶员证书
国家港务监督局船员适任证书
吴士中 (1925年3月29日——2015年4月11日),江苏省江阴县人,高级讲师。1944年考入重庆交通大学(抗战时期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并入),194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抗战胜利后,该专业迁回上海归交通大学)后上船任职。1957年7月任学校海船驾驶专业教师,从教三十多年来,在航海学科建设、编写教学大纲与教材、科研、新船出海试航、航海模拟器选项与验收等重要工作做出贡献。照片系1996年10月18日在校庆40周年科研报告会上主讲《GPS系统现状及未来——我们的对策和建议》
1984年9月吴士中随中远航海模拟器考察团赴西德、挪威考察
1985年6月,吴士中(二排左一)、冯鹗(二排左三)赴挪威验收航海模拟器。
赵桂云 (1931年11月8日——2009年6月27日),辽宁省鞍山市人。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学院,1956年入大连海运学校任化学教师,后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曾任党总支委员会委员。1986年11月退休。
1961年荣获《一九六○年度大连市劳动模范》称号。
张 浩 ( 1925年8月8日——2011年3月22日),福建省福州市人。高级讲师。1948年9月毕业于福建马尾海军学校后在军舰上任航海员、航海官等职。1950年3月入东北商船专科学校任讲师,1956年9月入大连海运学校海船驾驶专业任教,1986年退休。
1981、1982连续两年荣获《大连市劳动模范》称号。
1982年9月辽宁省授予省“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个人称号。
1985年8月荣获《辽宁省优秀教师》称号。
沈国华 1958年8月2日生,辽宁省本溪市人,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1982年2月入大连海运学校工作,航海专业高级讲师,硕士研究生学历。曾任学校副校长。
1984年3月,荣获《一九八三年度大连市劳动模范》称号。
李镜湖( 1929年1月7日——2016年8月3日),河北省香河县人。基础课教师、教学设备管理员
1986年9月,交通部授予“全国交通教育先进教师”称号。
吴惠鹏(1926年——2005年3月26日)上海市人。1957年入大连海运学校任航海专业教师。为学校航海学科的船艺课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1986年9月,交通部授予“全国交通教育先进教师”称号。
刘培渊 (1932年4月10日——2018年1月5日)福建省漳州市人,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1956年入大连海运学校任教。高级讲师。曾任航海学科主任。
1989年10月,交通部授予“全国交通系统优秀教师”称号。
陈嘉靖 1949年2月16日生,上海市人,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1977年入大连海运学校,曾任体育教师、校工会主席、党委组织部长,高级政工师。
1991年8月,交通部授予“全国交通系统优秀教师”称号。
安家歧 1941年10月20日生,辽宁省大连市人,1960年毕业于大连海运学校留校工作,轮机专业高级讲师,高级轮机长。
1993年8月,交通部授予“全国交通系统优秀教师”称号。
李庆广 1935年11月24日生,辽宁省盖州市人,1959年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后入大连海运学校任辅机课教学工作,轮机专业高级讲师。
1995年8月,交通部授予“全国交通系统优秀教师”称号。
1980年1月轮机专业教师李庆广与航海专业教师吴士中随中远航海模拟器考察团赴日本参观
虞晓光 1936年1月生,山东省莘县人,1952年参加工作,1973年入大连海运学校无线电通信专业任教,曾任学科主任,通信专业高级讲师。从事“船舶高频电磁辐射卫生标准”研究工作,获国务院颁发特殊津贴。
潘大雄 1941年10月4日生,辽宁旅顺人,1968年毕业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入大连海运学校轮机学科任教。轮机专业高级讲师。1979年考取大连海运学院首期研究生,1982年毕业获硕士学位重回学校任教,系学校第一位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曾任教务处主任,实行ISO9000系列管理后任最高管理者代表。
1982年大连海运学院领导与毕业的研究生合影(后排左一为潘大雄)
李向文 1956年6月16日生,辽宁省大连市人,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1982年入大连海运学校工作,高级讲师,硕士研究生学历。
1998年11月,交通部评审为交通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带头人
《关于公布交通职业技术教育第二批教学带头人的通知》(1998年11月交通部文件)
九十年代起,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逐渐成长为教学骨干和中坚力量,活跃在教学第一线。
《大连海运学校情况简报》(1992年第六期)
《青年教师标兵命名表彰大会》会场
《简讯》1992
(1998年9月大连海运学校文件)
2000——2001年度学生满意教师
《关于确定李向文等五名教师为校级学术带头人的通知》
1991——1992学年度第一学期任课教师名单
1986年——1996年,十年间教师编写出版各种教材30多本,64人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省部级刊物上的有22篇、国家级的有5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内容和图片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media@xindemarine.com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2-21 来源:立方石油
11-01 来源:招商南油
04-1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02-01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