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后,全球的经济、科技和文化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最突出的领域是电子、通信和计算机。20世纪80年代,这些新技术开始全面应用于航运。有两个突出的标志性事情值得一提。
一是从1989年6月开始,国际海事卫星组织3年内将6颗卫星全部送入地球上空3万6千公里的同步轨道,每颗卫星至少有1254个信道,为全球商船提供商业通信服务,一块块“流动的国土”(编者注:指船舶)和大陆建立了实时可靠的连接。
另一件是,90年代末“全球遇险与安全通信系统(GMDSS)”开始实施,这从制度保证了船舶航行中各个参与方如何协同工作,保障航行安全。
从新技术的使用角度上看,航运业普遍采用了全球最先进的卫星通信、定位导航、电传、电子邮件等最新最酷的技术,这些技术在十几年后才在其他产业慢慢普及。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看,这是航运的黄金时代,关于货物运输、船舶力和航行服务等各种信息在全球范围内充分、实时的流动,每个参与者可以根据市场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完成船舶和港口等运输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这段时间正好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时间吻合。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航运的中心,航运业流传一句,“我的船不是在中国,就是在去中国的路上”。所以,毫不夸张的说,正是这种信息充裕的流动,才赋予航运业强大的能力消化了全球贸易持续二三十年的快速增长,胜利完成“中国制造”的崛起。
航运业这一大长波好行情到2008年达到顶峰,随后断崖式跌入谷底,何时转暖遥遥无期。这过程中,许多航运经济学家,不断站出来作春天即将到来的预言。这种“从过去判断未来”式预言愈发无力。我们试着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看航运,这三十年的航运业发展无疑是步入了非常“平庸”时代(即使很多人赚得盆满钵满),有以下几方面理由。
一、信息的处理方式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在我遍访的国内外上百家航运业公司中,无论是船东船舶管理、业务经营,还是租家租船、操作,还包括中间无数的船代、货代和港口服务环节,大家绝大部分的工作就是在在一部电脑上收发邮件。一位做租船业务的朋友告诉我,他每天有上千封电子邮件要处理。同样,航运中扮演着至关重要角色的船长,一个航次中,与船东、管理公司、租家和港口服务等参与方收发邮件数量也有上千封之多。这种零散、小批量、人工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处理是无法支撑起一个迅速增长产业的。这其中可以举一个稍微正面一些的例子,集装箱班轮利用集中的订舱平台,完成了部分关键环节数据规模化集中处理,班轮运输才有今天的效率。即使这样,班轮船公司的系统多是内部部署和使用,信息处理能力有限。
二、信息的内容没有明显增加,系统边界难以扩大,造成僵化。
产业界经常有“航行”和“航运”之分,英文分别为navigation和shipping。从两方面来看,信息的内容都没有明显增加。航行相关的规则、采集的数据和安全相关的信息都没有明显变化。shipping指的是船舶商务运营,运输市场需求信息,不同结构运力市场的态势分布,港口、锚地、泊位的生产计划等重要的信息并没有增加。早期,精细的专业分工大大提升了航运协作效率,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这种过度专业化的分工对信息的自由流动造成了阻碍,让航运业内部以及与其他上下游产业信息融合非常困难,从而难以完成整体效率优化。
三、缺乏想象力,创新能力几乎消失殆尽,更勿谈对人类科技的引领。
这三十年关于航运界的创新几乎没有。举个例子来讲,Inmarsat C是GMDSS中遇险救助指挥的定位跟踪专用系统,其投入运行已经超出20年了,尽管易用性、系统带宽和性价比都很难满足市场需求(20多年前建设的系统,我们不应该对设计者有过多的苛求),但现在仍然是唯一的强制安装系统。这种现象的出现,让人很难把现在的航运业与30年前那个锐意进取,用最新的技术“武装到牙齿”的航运业联系到一起。这几年随着卫星IOT(物联网)全面发展,相信这种现象会很快改观。
熊彼特创新经济发展理论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根本,和创新相关最密切的是想象力。过去三十年全球航运产业的规则还是西方社会在引导,现在可以肯定的说,他们在创新上是乏善可陈的(在这里我把信息技术的创新等同于创新,希望您能赞同),是缺乏想象力的,是失败的。
约瑟夫·熊彼特
当我们将目光从航运业离开,转向这二十年全球信息技术爆发式发展,以及给中国带来的勃勃生机,完全是另外一番耳目一新的景象,把她比喻成新时代的“大航海”一点不为过。互联网经过2000年短暂的蛰伏,已经完成了全球几十亿人的连接。全球几百万企业通过阿里巴巴的电商和云计算平台做生意,完成财富的创造和交换。腾讯的微信用户数达10亿,已经成为每个人在虚拟世界的身份ID,全球已然成为一个物理的或虚拟的统一市场,中国的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已经在全球处于绝对第一梯队。中国在完成“中国制造”崛起后,乘势利用规模和效率优势,在全球大市场内将中国人的勤奋、创造力和智慧贡献给全世界,这也就是十九大所说的输出“中国方案”。
钱学森说过“必集大成,才能得智慧”。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其自己的规律,信息时代的行动哲学是开放、分享。航运能过成为全球贸易的基础设施,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处在一个越发开放、注重协作协作的现代社会。航运需要集合各个领域的技术、知识,为我所用,才能得大发展,这就是全球航运对“中国方案”的期待和呼唤。
航运DT时代已经来临
Shipping DT Era is Coming
在寒冬中进化还是消亡
Survive or Die
让相信的人,更早看见航运的未来
You Believe, You See More
时间:2017年12月5日 13:00-18:00
地点:上海世博园 鲁能国际中心C座23楼
官方网站:summit.shipdt.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