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23日,由国际航运公会(ICS)主办,由韩国船级社(KR)、韩国造船与海工协会(KOSHIPA)和韩国船东协会(KSA)协办的2025年造船、船检、航运国际三方会议(简称“2025三方会议”)在韩国釜山举办。来自13个国家的7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代表着活跃造船专家联盟(ASEF)、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国际散货船船东协会(Intercargo)、国际油船船东协会(Intertanko)、欧洲船舶协会(SEA Europe)等国际组织。作为ASEF的成员单位,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东波一行出席会议。

今年会议重点围绕全球海事行业紧迫技术议题展开讨论,涵盖脱碳、船上碳捕集、自主船舶、船舶生物污垢、压载水处理、水下辐射噪声、软件维护及灰水系统等。前一周参加了IMO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特别会议的与会代表,也结合该会议结果探讨了行业影响。值此之际,三方会议再次重申对IMO的支持。
国际航运公会秘书长Thomas A. Kazakos代表主办方表示:"未来造船厂将不仅建造船舶,更将铸就行业实现可持续目标的信心。通过与船级社、船东的深度协作,造船企业可确保未来船舶既符合新规与燃料要求,又能以安全、高效、具竞争力的方式在日益复杂的全球环境中运营。协作、远见与对安全的持续专注,将奠定新一代造船卓越的基石。"
王东波在会议交流中表示,各方要利用好国际“三方会议”机制,促进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实现海事工业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ASEF技术专家、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研究员张勇,围绕自主船舶设计的考量因素做了演讲。
三方会议机制成立二十余年来,在应对重大工程挑战方面成绩斐然,主导制定了散货船及油轮共同结构规范、油轮永久性检验通道标准以及压载舱和货舱涂层强制性标准等。下一届三方会议将于2026年第四季度在日本举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