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运输变数重重:为何“正确装箱”至关重要 信德海事网 2025-10-20 11:52

作者:Harshvardhan Kumar船长 | Charles Taylor公司海事技术服务总监

今年7月,长荣旗下“Ever Feat”号在巴西南部近海遭遇恶劣天气。汹涌的海浪导致30至40个集装箱被压损、移位或悬空。部分受损箱内装有化肥,引发了关于危险货物管理与潜在环境影响的担忧。(相关阅读:突发!长荣12000TEU集装箱船,超30个集装箱倒塌!

专家指出,剧烈的纵摇与横摇可能使舱面叠箱受力过载,是本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这绝非孤例,而是一个严峻的警示:在狂暴的海浪面前,货载的脆弱性远超想象。根据世界航运理事会统计,2024年全球约有576个集装箱落海,过去十年年均损失更是高达1,274个。

此外,大量集装箱虽能安全抵港,但箱内货物已在航行途中受损,进而引发索赔纠纷争:保险公司常依据《货物保险协会条款》第4.3条(包装不当除外责任)拒赔。

认清海上受力

当集装箱船遇到恶劣天气时,所受到的外力可能会非常大。如果包装不当,即使是固定好的货物,也可能发生位移。

一旦单个集装箱受到损害,就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危及船员、船舶和海洋环境。因此,了解海上运输过程中的动态作用力至关重要。

纵摇(Pitching):船舶在顶浪或追浪时,船首与船尾的上下起伏运动。

横摇(Rolling):船舶受舷侧浪作用,左右两侧的往复摆动。

在恶劣海况下,集装箱船横摇幅度可达45度。若将此角度与航程中成千上万次的摇摆循环相乘,货物及其系固系统承受的累积应力将超乎想象。

这些持续不断的作用力反复考验绑扎具、箱体连接件以及每只集装箱内部的装载与加固质量。

其中,最危险的横摇形式之一是参数共振横摇(Parametric Rolling):当波浪节律与船舶自身的固有横摇周期吻合,尤其在迎浪或追浪时,即便中等海况也可能出现突发、剧烈的横摇。

这是导致叠箱失稳的已知诱因之一。即使叠箱最终未倒塌,箱内货物也会承受严重应力,通常这些应力直到抵达目的港开箱时才能被发现。

案例:APL England号

2020年5月24日,“APL England”号从宁波驶往墨尔本途中,在悉尼东南约46海里处因恶劣海况丧失动力。期间船舶发生剧烈横摇,叠箱在重压下倒塌。(相关阅读:突发!APL箱船大风浪中40箱子落水,本航次从中国出发

后果十分严重:50只集装箱落海(其中一只装载干粉灭火器等危险品),另有63只集装箱虽未落海,但受损严重。

澳大利亚运输安全局的调查证实,强风浪引发的剧烈纵摇与横摇,叠加临时动力丧失,是导致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正确装箱的核心作用

虽然恶劣海况与船舶运动非人力所能控制,但货物的包装和加固方式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

很多托运人凭过往经验行事,认为过去没出事代表他们的做法足够安全可靠。然而,只需遭遇一次极端船体运动,这种侥幸心理便会破灭,并引发灾难性后果。

常见错误操作包括但不限于:

● 申报重量不实,尤其低报箱重;

● 载荷分布不合理,如重货高叠;

● 箱内加固不足,即便外部绑扎到位也无济于事;

● 上层箱位加固不完全或不充分

这些问题会导致货损、环境风险与经济损失,并很可能在理赔环节被保险人以“包装/装箱不当”条款为由拒赔。

CTU规则及其重要性

《货物运输单位装箱安全操作规范》(CTU Code)由IMO/ILO/UNECE联合发布。虽属非强制性规范,但已成为全球公认的集装箱及其他货物运输单元安全作业标准。

CTU规则面向多式联运链条的所有参与方,旨在提升运输全程的安全性、保障性及环保性。该规范已被行业广泛采纳,并成为保险评估与理赔审理的重要依据。

遵循CTU规则能有效降低货损率、提升安全水平、减少业务纠纷。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2023年发布的研究显示,实施该规则的企业成功将年度相关成本与罚金由67万欧元降至1.3万欧元,额外成本占营收的比例由37%降至10%。

最佳实践指南

正确装箱是降低海上运输风险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负责装箱与加固工作的工作人员,通常是货物从启运到目的港开箱前最后接触箱内状况的人。因此,整个供应链的安全,从陆运、铁运人员到船员、码头工人,乃至最终收货人,都维系于启运港的装箱质量。

核心保障措施在于:严格遵守CTU规则、确保作业人员接受系统化加固技术培训、核实集装箱重量及载荷分布。

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与海事检验人必将彻查货物包装与加固细节。若调查发现未遵循基本规范,理赔金额可能被削减甚至全额拒付。

在海上,做好准备至关重要。天气和船舶运动或许不可测,但装箱与加固货物完全在我们掌控之中。正确装箱不仅能防止货损,更能守护人的安全、货物资产与企业声誉。

关于作者Harshvardhan Kumar船长

Harsh船长在海事行业拥有逾43年从业经验,自甲板见习生起步,先后在各类商船上升任,1997年取得船长资格。其海上职业生涯长达28年,其中11年担任大型散货船船长,服务于多家全球知名航运公司并多次应对艰难情境。2008年“挂靴”上岸后移居澳大利亚,成为海事检验师,参与损害检验、风险评估、项目货卸载、重大海事事故调查以及多家保赔协会相关检验工作。

他是无限航区船长(Master Mariner),英国海损精算师协会(Association of Average Adjusters)准会员、英国航海学会(The Nautical Institute)副士、澳新保险与金融学院(ANZIIF)高级副士,并为澳大利亚特许公估师协会(AICLA)附属会员。

展开全文

相关资讯

海上运输变数重重:为何“正确装箱”至关重要

信德海事网2025-10-20

突发!BW旗下船员,在设置舷梯时意外落水身亡

信德海事网 逄凯2025-10-20

蹭网,喝酒,玩手机,搁浅的日本货船MV Wakashio 事故报告出炉

信德海事网2025-10-17

Thamesborg在北极搁浅33天后成功起浮,驶离事发地

信德海事网2025-10-17

突发!同一船舶在同一船厂2次失火,死亡15人

信德海事安全2025-10-17

是什么原因造成90吨重吊瘫痪

信德海事安全2025-10-17
  •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