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由中船集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为山东海运量身定制、江苏韩通船厂建造的全球首例新造装载碳捕集系统的82000吨散货船(DOLPHIN 82)“山东鑫盛”轮正式命名交付,标志着我国在船舶碳捕集领域向产业化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供了新的方案。
该型船总长229米,型宽32.26米,型深20.35米,结构吃水14.5米,可航行于全球大部分区域,航线灵活,且具有大载重量、超大货舱舱容的特点,船舶适货性更强。该型船通过全新的线型设计理念,采用降波浪增阻的船艏和适风浪的船艉、螺旋桨设计,保证螺旋桨的高效性能;降风阻的上建设计,降低全船阻力,提高推进效率;优化设计大幅降低了油耗,又改善了船舶在不同海况下的耐波性和操纵性,提高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性。“山东鑫盛”号试航结果显示,其在风浪中耐波性能好,波浪增阻小;在设计功率点,航速显著优于预期设计目标,经济性佳。此外,该船通过合理布置油污水、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来解决敏感区域的零排放问题,采用压载水处理系统,满足装卸货时大排量压载水处理的要求,提高船舶的环保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节能减排强
该船应用碳捕集系统,突破了高效吸收剂吸附、分区参数控制等技术难题,能够保证在二氧化碳液化率99%、液态二氧化碳纯度99.9%的高标准同时,有效降低系统能耗和二氧化碳耗散量。该船型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达到国际海事组织(IMO)第三阶段要求,实现真正的绿色环保。
空间利用率高
该船综合考量碳捕集系统、脱硫塔系统、二氧化碳储存罐的布置空间,对全船舱室布置进行了优化,延续了DOLPHIN系列超大货舱舱容和油舱舱容的特色,保障了载重量指标和续航力指标,有效提升了船舶的经济性。
安全性能优
该船碳捕集系统采用“吸收-解吸-压缩-液化-储存-过驳”全工艺流程,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低温运输卸载、二氧化碳窒息等技术风险,配备完整详尽的碳捕集系统安全卸载操作流程及防护装备、自给式呼吸器、担架和洗眼药水等,有效保障船员的人身安全。
该船碳捕集效率达95%以上,系统最大储存二氧化碳容量达660吨。可供船舶零碳模式连续航行6天,实现单船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近4万吨,捕集的二氧化碳可通过运输工具实现资源化利用或地质封存,极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