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 CGM或将成为首家在印度订造集装箱船的全球班轮公司
传计划在科钦船厂建造LNG双燃料支线船,同时洽谈中国、韩国主力船订单
法国航运巨头CMA CGM正考虑在印度订造新船,若计划成行,将成为首家在印度建造集装箱船的全球主要班轮公司。这一动向正值印度政府加大对本国造船业的投入,计划通过数十亿美元的现代化和扩产计划提升造船能力与国际竞争力。
或在科钦船厂下单三艘支线船
据业内消息人士透露,CMA CGM正与印度科钦船厂(Cochin Shipyard)商讨建造三艘“支线级”集装箱船的可能性,预计配备LNG双燃料推进系统。尽管该船厂此前尚无建造集装箱船的业绩,但其近年来在清洁能源与智能船领域的进展引人注目。
2023年初,Cochin船厂赢得了欧洲短途航运及物流企业Samskip的两艘730TEU氢燃料电池与电池混合动力船订单,预计将在2025年底至2026年交付,用于欧洲西北航线。
CMA CGM强化印度布局
CMA CGM近期亦加快在印度的本地化战略。今年,公司已将3艘中小型集装箱船重新注册至印度船籍,包括3700TEU的CMA CGM DIAMOND号,以及两艘2592TEU的CMA CGM VITORIA号和CMA CGM MANAUS号。这三艘船现服务于CMA CGM西印度—中东航线“Bigex”。
此举被视为公司在印度市场深化运营、强化区域网络的重要信号。
实际上,如信德海事网早前在《靠谱吗?CMA CGM考虑在印度建造LNG集装箱船》一文中也曾介绍到,今年6月12日,印度港口、航运和水道部(MOPSW)秘书长TK Ramachandran访问了位于法国马赛的达飞海运集团(CMA CGM)全球总部。此次,印度港口、航运和水道部(MOPSW)秘书长再次会见了达飞集团的高管,并听取了集团在印度航运、造船、集装箱码头、多式联运物流和海事工业能力等领域不断拓展的业务和运营情况的介绍。
另,早在今年2月份,印度总理莫迪也曾访问了达飞位于马赛的总部,与该公司首席执行官Rodolphe Saadé会面,讨论了达飞在印度的发展计划等问题。
达飞海运概述了其“印度战略”,该战略建立在五大支柱之上:扩大悬挂印度国旗的船队、加强造船合作、加强内陆物流、增加海运产业投资和创新。
当时的报道就表示,该公司还正在与印度造船厂就建造液化天然气动力(LNG)集装箱船进行深入讨论,并对印度港口和内陆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包括斥资 2 亿美元扩建 Nhava Sheva 自由港码头,以及参与即将启动的Vadhavan港口项目。
与现代重工合作提升印度建造能力
再说回这笔可能产生的订单,2024年,Cochin船厂与韩国HDKSOE集团(现代重工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质量标准、人员培训、采购体系及船舶设计等方面展开深度协作。这意味着,若CMA CGM最终在印度下单,这批支线船极有可能采用由HDKSOE旗下Mipo造船厂(现代尾浦造船)提供的成熟设计方案,从而在设计与性能上接轨国际先进水平。
目光转向中国与韩国主力船订单
与此同时,市场消息指出,CMA CGM也在与中国和韩国多家船厂接洽,准备新一轮大型主力船订单。
据悉,公司已邀请多家造船企业提供价格与设计方案,船型涵盖17000至24000TEU级,尤其关注“紧凑型”18000至21000TEU船型——该类船舶在366米船长内可布置22–23排集装箱,兼具高运力与港口适应性。
目前,CMA CGM在18,000–24,000TEU级别船型中已有54艘在建,包括:12艘24000TEU“Megamax”级(分别为10艘在扬子江船业,2艘沪东中华建造);6艘22000TEU船(在大船集团DISC建造);36艘约18500TEU船(分别由EPS租赁管理的12艘新时代建造船、12艘现代重工船、12艘江南造船船)。
所有在建船舶均采用LNG双燃料设计,体现CMA CGM在低碳船队转型上的持续投入。
绿色战略与全球布局并进
CMA CGM此次“印度+中韩”双线布局,被业内认为是其全球造船策略的新阶段。一方面通过在印度建造支线船,助力该国造船产业升级并强化区域市场网络;另一方面继续依托中国和韩国在大型集装箱船设计与制造上的成熟能力,支撑其远洋主力船队的绿色更新。
分析人士指出,这种多元化的新造船策略,将有助于CMA CGM在未来数年内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航运市场的领先地位,同时响应IMO减排要求与多国绿色航运政策,为集团“2050年净零碳排放”目标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