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事情报公司Alphaliner的最新报告,随着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将于2025年10月14日正式执行针对中国船舶产业的《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Section 301)新规,全球主要集装箱班轮公司若维持当前在美航线部署,2026年将可能共同承担高达32亿美元(USD 3.2 billion)的潜在额外费用。
此举被美国官方描述为“扭转中国造船主导地位,恢复美国造船业竞争力”,但在全球航运界被普遍视为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单边行动。
|征费机制:从“中国运营”到“中国建造”,双重打击全球船队
根据USTR正式公布的细则,自2025年10月14日起,所有“由中国企业拥有或运营”的船舶,每次赴美航次将被征收每净吨(NT)50美元的固定费用。而“非中国企业运营但由中国船厂建造”的船舶,则需在以下两种标准中取高者:
● 每净吨18美元(USD/NT);
● 或按装载能力每标准箱(TEU)120美元(USD/TEU)。
除此之外,对车辆运输船及滚装/滚卸船(Ro-Ro)征收每净吨14美元的费用。
这意味着,一艘1.5万TEU的中国建造船舶若全年保持赴美运营,仅此一项费用即可高达千万美元级别。
USTR在说明中称该政策旨在“反制中国在全球造船业的扭曲性补贴与不公平竞争”,并“为美国造船业创造公平环境”。但多家欧洲与亚洲航运协会认为,该措施“实际上是以政治名义实施的行业歧视性关税”,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
十大集装箱班轮公司受美国“301”影响的船舶数量及比例
|Alphaliner测算:COSCO承压最重,八大班轮公司共缴32亿美元
Alphaliner以当前全球前十大班轮公司赴美船队数据为基础进行了推算。若2026年仍维持目前部署,则共有八家主要航运公司将被征收额外费用,总额高达32亿美元。
其中,中远海运集团(COSCO SHIPPING)受影响最深,其在美航线全部使用中资拥有或运营船舶,预计征费高达15.27亿美元,占总体近半。
其次为:
● 以色列以星航运(ZIM):约5.1亿美元;
● 日本海洋网联船务(ONE):约3.63亿美元;
● 法国达飞(CMA CGM):约 3.35亿美元。
Alphaliner指出,这几家公司在美航线中大量使用由中资租赁公司(如交银金租、工银金租等)拥有的船舶,因而全部被划入“中资运营”类别。
此外,地中海航运(MSC)、达飞(CMA CGM)与阳明海运(Yang Ming)虽非中资背景,但其船舶多在中国船厂建造,因此将分别额外承担约 7310万美元、5030万美元与4900万美元的“中国建造船舶费”。
Alphaliner的测算进一步揭示了各公司赴美运力的“单位成本差异”:
● COSCO 每部署1个TEU赴美运力的理论征费为 2121美元;
● ZIM 为 1274美元;
● CMA CGM 为 433美元;
● ONE为 394美元;
● 马士基(Maersk)仅 26美元/TEU,几乎不受影响。
这意味着,如果该政策长期执行,中资或使用中建船舶的航运公司将在美市场失去成本优势。
美国“301调查”对主要集装箱班轮公司的成本影响
|船队调整已启动:航运巨头加速“去中资化”部署
自USTR于2025年4月17日公布“180天宽限期”后,多家班轮公司已启动船队重组,以尽可能规避风险。
地中海航运(MSC)率先采取行动,逐步撤离赴美航线中的中资租赁船只。例如旗下运营的集装箱船 “MSC JEONGMIN”轮(9411 TEU)——由上海交银金租(BOCOM Leasing)持有——已于8月3日完成在洛杉矶港的最后挂靠,随后被调离美线。
达飞(CMA CGM)与 海洋网联(ONE)也在同步推进租约调整,提前终止部分与中国融资租赁机构签署的长期租船合同;
韩新海运(HMM)与阳明海运则正在评估将部分船舶转投韩日航线,或通过韩国造船厂的新造项目逐步替代中建船。
与此同时,部分运营商开始“更换船旗国”或减少赴美航次频率,以避免触发征费条件。
Alphaliner认为,这些动作标志着全球班轮公司正进入“结构性去中资化周期”,美国政策已迫使行业重组全球租赁与造船供应链。
|连锁影响:从融资、造船到航线格局的全面震荡
业内普遍认为,若该政策全面执行,将对全球航运体系造成三大连锁影响:
首先是融资模式被迫重塑:
过去十年,中国融资租赁公司在全球新造船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约35%的在役集装箱船由中资金融机构持有。新规实施后,外资船东可能转向欧洲或日本金融机构,但融资成本将显著上升。
其次是造船业“去中国化”趋势加速:
部分船东已开始将未来新造订单转向韩国、日本及东南亚造船厂,以避免因“建造地”而被征税。韩国三大船企近期均接到来自欧洲班轮的新一轮谈单。
最后是运力与市场格局的再平衡:
若中资及中建船舶从美国航线撤离,短期内运力可能出现缺口,推动跨太平洋航线运价上升。同时,替代运力调配将扰乱全球航线网络的均衡,可能造成服务频率下降与港口周转延迟。
Alphaliner警告称,这项政策虽名义上旨在扶持美国造船业,但短期内“更可能破坏全球航运体系的正常运行秩序”。
在能源转型与地缘政治紧张的双重背景下,政治化的航运征费不仅增加成本,也使国际供应链面临新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