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打击中国造船业,是否在自毁金融霸权的根基? 信德海事网 2025-09-26 11:06

美国打击中国造船业,是否在自毁金融霸权的根基?

在全球航运金融的博弈中,美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美元几乎支配了所有国际船舶交易和融资。然而,随着中国逐步强化造船业与人民币结算的应用,美国的金融霸权是否正在面临挑战?就像牛顿第三定律所说,每一个动作都会引发反作用力。今天,中国正通过人民币在航运金融领域的渗透,悄然发起反击。

美元主导下的航运金融

长期以来,航运业几乎完全由美元主导:从船舶新造到租赁合同、从燃油采购到港口费用,几乎所有航运交易都以美元计价。美国因此掌握着全球航运业的命脉,甚至将这一金融力量作为对抗其他国家的战略工具。一旦某个国家或船东被切断美元结算系统,全球航运链条将受到极大限制,即便这些船舶从未进入美国港口。

美国通过其全球金融体系及美元的主导地位,运用金融制裁等手段,在国际航运和造船业中牢牢占据话语权。尤其是在中国的造船业逐步崛起之际,美国更加积极地通过政策来遏制中国的扩张。这不仅仅是经济竞争的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美元霸权是否能够持续,进而重塑全球航运金融格局。

人民币的反作用力

正如牛顿第三定律所揭示的,当美元不断施压时,人民币也在逐步形成反作用力。2025年8月,全球最大独立集装箱船东 Seaspan 在沪东中华与中国船舶集团签署了 12艘9000TEU新造船合同,这笔订单总额折合约 87亿元人民币,并由 工银航运金融租赁 提供融资,交易采用跨境人民币结算。这一举措不仅展示了中国造船业的制造能力,更标志着人民币在航运金融中的使用逐渐从个案走向常态。

这并非Seaspan第一次在中国船厂以人民币结算进行交易。2024年10月,Seaspan就在沪东中华订造6艘13600TEU集装箱船,首次采用人民币结算;而2025年4月,又在上海外高桥下单6艘11000TEU集装箱船,继续延续这一模式。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人民币在全球航运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正在逐步上升。

从造船到大宗商品:人民币的渗透

人民币的国际化不仅局限于造船领域。根据最新数据,2023年约 2760亿美元 的铁矿石、原油、LNG等大宗商品贸易采用人民币计价,同比增长了50%。这些交易绕过了美元清算体系,进一步推进了人民币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

与此同时,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体系中的份额也在稳步上升,从2019年的2%增至2025年的4%。尽管与美元的全球占比仍有差距,但人民币的崛起已是不可忽视的趋势。

航运金融的博弈:美元VS人民币

在航运和金融领域,美元与人民币的博弈已经成为一场复杂的战略较量。美国通过推动非中国、尤其是希望在美国本土复兴造船,试图通过美元结算继续维持其在全球航运中的主导地位。而中国则通过推动人民币结算,将制造业与金融优势结合,逐步破除传统的美元依赖,逐步建立起以人民币为核心的国际航运金融体系。

Seaspan与中国船厂的合作,正是这种战略博弈的缩影。这不仅仅是造船订单的签订,更是全球金融秩序逐步发生变化的象征。

Seaspan的选择不仅是商业决策,更是全球航运金融格局变化的缩影。对中国来说,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次重要实践;对Seaspan而言,这是在美元体系之外寻找安全性的战略对冲;对全球航运业来说,这预示着未来新造船和融资可能逐渐进入“美元与人民币并行”的新阶段。

美国如今在推动全球航运业保持美元主导地位,但随着人民币的崛起,金融体系的局势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每一个动作都可能引发对手的反应,今天的现实并不必然是明天的现实。人民币的崛起,正悄然改写着航运金融的未来,挑战美元霸权的根基。

展开全文

相关资讯

Everllence全球首台乙醇燃料二冲程发动机成功运行

信德海事网2025-09-26

我们是 Everllence

信德海事网2025-09-26

一家新的航运公司成立!开辟新航线!

信德海事网2025-09-26

瑞典保赔协会+平安产险,战略合作

信德海事网2025-09-26

美国打击中国造船业,是否在自毁金融霸权的根基?

信德海事网2025-09-26

亚洲,成为头部集运公司的主要盈利市场

信德海事网2025-09-25
  •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