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上海港温室气体排放量居全球首位 信德海事网 2025-07-30 09:45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港口温室气体排放量激增,上海港排放量居首

根据VesselBot的最新报告《2025年港口碳足迹量化:集装箱船温室气体排放分析》,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多个主要港口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显著上升,尤其是上海港,成为排放量最高的港口。尽管新加坡港处理的集装箱船数量远高于上海,但上海港由于港口拥堵和运营效率问题,其温室气体排放量远超新加坡。

上海港温室气体排放量居全球首位

报告显示,上海港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接近14万吨,远超新加坡的8.5万吨。报告解释称上海港的高排放量与其严重的船舶拥堵和船舶停泊时间过长密切相关。尤其是在2025年4月,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上调后,上海港经历了显著的货物积压,进一步加剧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相较之下,新加坡港虽然处理的集装箱船数量更多,但由于其在港口操作中引入了数字孪生技术,利用实时数据优化航运效率,温室气体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新加坡港的自动化操作和第二阶段的Tuas码头优化工程将在2025年5月完成,这些技术进步使得港口能够在高船舶吞吐量的情况下保持较低的排放水平。

其他港口排放情况

除了上海和新加坡,其他港口的排放情况也值得关注。荷兰的鹿特丹港和西班牙的阿尔赫西拉斯港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排放量均有所上升。鹿特丹港作为欧洲最大的港口,由于长时间的河流航行和船舶减速,造成了较高的温室气体排放。而阿尔赫西拉斯港则主要由于其作为重要的加油港和过境港口,其排放量较高。

美国的港口在2025年初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货运量激增。洛杉矶和长滩港在1月经历了大量集装箱的到达,主要是由于许多企业为了应对即将实施的关税而提前发货。尽管如此,由于恶劣天气,休斯敦港在2月的活动量出现了29%的下降,造成了船舶的严重延误和排放增加。

港口拥堵: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推手

报告指出,港口拥堵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重要因素。2025年3月,全球约8.4%的集装箱船因港口拥堵而出现了延误,直接导致了排放量的增加。特别是在北欧的鹿特丹港和美国的休斯敦港,由于天气恶劣和港口设施瓶颈,导致船舶停留时间过长,进一步推高了温室气体排放。

船舶的停靠和锚泊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高发时段。即使船舶停靠时关闭了主引擎,但为了维持船舶功能,仍需开启辅助引擎,从而增加了排放。报告特别指出,上海港和鹿特丹港的排放量激增,主要原因就是长时间的等待和减速行驶。

技术进步与港口效率

尽管许多港口在提高操作效率和减少排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VesselBot的报告表明,技术革新并没有完全抵消港口拥堵和操作延误所带来的排放增加。例如,新加坡港采用数字孪生技术进行实时数据优化,显著减少了等待时间和排放。而上海港则由于基础设施的局限性和运营效率低下,无法有效缓解船舶停泊造成的排放。

结论与展望

VesselBot的报告表明,虽然部分港口在绿色技术和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全球多个港口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仍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操作扩张、贸易激增以及贸易战等外部因素的推动下,港口排放问题依然严峻。

港口的运营效率、船舶的停泊时间、港口基础设施等因素在减少排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海运行业的低碳未来,各港口必须加大技术投入,优化运营,减少船舶停泊时间,改善港口管理,并通过国际合作和政策支持共同推动全球航运的绿色转型。

数据来源与方法

VesselBot利用其高分辨率的遥测数据和集装箱船的运营特征,计算了主要港口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报告通过精确的排放因子、引擎负荷系数和船舶运行数据,提供了对全球港口排放的深刻分析,并为未来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官方资料显示,VesselBot自称是一家领先的科技公司,专注于通过先进的技术平台为全球供应链提供可持续性解决方案。该公司利用高精度的遥测数据和船舶运营数据,帮助企业准确计算其在整个价值链中的碳足迹,尤其是在海运领域。VesselBot的核心技术包括实时船舶数据监控、数字孪生技术和智能分析工具,能够精确测量船舶在港口停留期间的温室气体排放。

展开全文

相关资讯

六大航运协会联合致函两国总统,反对非洲版航运碳税

BDI的守望者 信德海事 绿色航运2025-07-30

警惕航运脱碳法规的碎片化!!

BDI的守望者 信德海事 绿色航运2025-07-30

中、法两国银行为风帆船提供融资

BDI的守望者 信德海事 绿色航运2025-07-30

报告:上海港温室气体排放量居全球首位

信德海事网2025-07-30

全球首次绿色船用氨燃料加注在大连完成

信德海事 绿色航运2025-07-25

5000吨绿色甲醇在天津孚宝渤化码头装船,将运往新加坡

信德海事 绿色航运2025-07-25
  •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