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16年的等待与博弈
全球拆船业统一标准
——《香港公约》
于2025年6月26日正式生效
船舶全生命周期监管时代
已正式开启!
什么《香港公约》?
《香港公约》全称为《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及环境无害化拆船公约》,是国际海事组织(IMO)首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公约,也是全球拆船业首个统一的强制性国际标准。这是IMO首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性公约,它填补了国际拆船法律机制的空白,结束了全球拆船业缺乏统一安全与环保标准的时代。
为什么国际上要制定这个公约?
拆船作为一项高危险、高污染行业,存在较大风险。
安全风险
拆船作业多为高空、水上作业,作业条件恶劣,事故风险较高;船上一些处所可燃蒸汽浓度超标;船体、设备切割等热工作业过程中容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环境污染风险
船舶在建造过程中往往使用一些有害材料,如石棉制品、含铅、汞和镉等重金属材料,拆除、储存和处置不当,将有可能造成有害污染物泄漏到水体、土壤和大气之中,造成环境污染。
作业人员健康风险
工作人员暴露于石棉、水银和铅等重金属、有毒气体场所及其它有害环境之中,容易导致疾病。
《香港公约》的适用对象
对于船舶
适用于:500总吨及以上、悬挂缔约国国旗的船舶或在其管辖下营运的国际航行船舶。不适用于:任何军舰、海军辅助船舶、政府非商业性服务的其他船舶、小于500总吨的船舶、国内航行船舶。
对于拆船设施
拆船设施:系指用于拆船作业的场所、工场或设施的限定区域。
《香港公约》的主要内容和相关要求
《香港公约》主要包括21条正文、1个附则、7个附录。除此之外,IMO还制定完成了6个技术性导则以帮助公约的顺利实施。公约要求船舶、船东与拆船厂将船舶有害物质管控列为首要义务,明确禁止使用石棉、多氯联苯(PCBs)、消耗臭氧物质及特定防污底系统等四大类有害材料。
对于新建船舶
2025年6月26日起签订建造合同(如无建造合同,则龙骨铺设或达到相似建造阶段的日期为2025年12月26日或之后)、或2027年12月26日后交付的船舶,必须持有经批准的有害物质清单(IHM)。
对于现有船舶
不迟于2030年6月26日或准备拆解之前,必须持有经批准的有害物质清单(IHM)。IHM主要包括:
第I部分-船舶结构和设备中所含的有害物质;
第II部分-营运产生的废物;
第III部分-储藏品。
其中第II部分和第III部分必须在船舶拆解之前准备好。
公约还规定了船舶拆解场所的要求,以确保其安全运营且不损害环境。船舶拆解场所必须根据《安全和环境无害化船舶拆解导则》(MEPC.210(63)号决议)编制船舶拆解场所计划(SRFP)。此外,公约通过检验、核证、核查和港口国监督检查计划,确保船舶和船舶拆解场所符合公约要求。
作为《香港公约》倡导者和支持者之一
中国为《香港公约》的制定和通过
付出了辛勤劳动与大量心血
《香港公约》首次以亚洲地名作为公约名称
这是国际社会对我国前期工作的极高认可
近年来,我国积极参照《香港公约》及相关导则要求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我国船舶拆解企业在国家绿色拆船战略的支持下,落实相关安全环保措施,在船舶拆解规模、设备设施、拆解技术与管理、职工健康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均得到了本质提升。
(图源:IMO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