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全国首支纯电拖轮船队成功组建
2025年4月17日,随着“云港电拖三号”在江苏连云港正式交付,与此前已投用的“云港电拖一号”“云港电拖二号”共同组成全国首支纯电拖轮船队,标志着我国港口绿色化、电气化进程迈出具有标志性的一步。
这支船队的亮相,不仅填补了国内港口在纯电拖轮系统化、成规模运营方面的空白,也为未来构建低碳、智能的绿色港口提供了“连云港样本”。
三艘拖轮协同作业 实现全天候智能助航
据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轮驳分公司党委书记谢飞介绍,前两艘纯电拖轮已累计安全作业超11000小时,完成助泊任务8306艘次,充分验证了纯电拖轮在大型港口全天候复杂作业场景下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如今,三艘拖轮组成协同作业船队,能够独立完成内贸船舶的进出港、靠离码头等核心操作,正式具备了完整的业务作业能力。“这不仅是一项技术突破,更是我们对港口清洁能源应用的探索取得阶段性胜利的体现。”谢飞表示。
多能互补智能微电网 赋能绿色运营
重型船舶“电动化”的背后,是一套高效稳定的绿色能源保障体系。为保障纯电拖轮高频高强度运营所需动能,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与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联合建成了一张“多能互补”智能微电网。
“这张电网系统集成了电动拖轮、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等多种设备,具备灵活调配能力,可大幅提升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水平。”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李伟表示。
更具想象空间的是,“船网互动”概念已在此落地实践。“一艘纯电拖轮相当于一个巨型‘充电宝’,一支船队则是一个‘虚拟电厂’。”李伟介绍道,“电网低谷期充电、峰值期反哺城市用电,未来在极端天气下还可作为应急供电力量。”据测算,现有纯电拖轮船队的持续放电能力,相当于2000多户家庭一天的用电总量。
降本增效降碳效果显著 迈向绿色智造
在节能减排方面,纯电拖轮同样成绩亮眼。根据测算,每艘纯电拖轮年综合运营成本较同马力燃油拖轮节省近300万元,每年可减少近900吨二氧化碳排放。整个三艘船的船队年减排量,相当于1200辆小汽车一年的碳排放量。
早在2010年,连云港港便已开始港口绿色转型探索,研发并投运全国首套高压变频数字化船用岸电系统。2021年起,连云港布局纯电拖轮研发,并在短短四年内实现了从技术验证到规模化应用的快速跃升。
作为全国首个低碳港口建设试点港,连云港正在用行动诠释“绿色智慧港口”发展的内涵。
“连云港造”走向全国 绿色船队不断扩编
目前,连云港港纯电拖轮产业示范基地共有5艘纯电拖轮在建,其中3艘为港外订单,已开启向广州港、深圳港等全国各大港口的推广应用之路。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打造一支绿色船队,更要推动‘连云港制造’的纯电拖轮成为中国港口绿色升级的标配。”一位参与项目建设的技术负责人表示。
从单点试验到船队化运营,从本地试点到辐射全国,连云港的这一绿色实践,正成为中国港口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助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