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打压中国造船业的301提案,对化学品船航运市场有何影响?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日前推出了一项涉及中国造船业的“301提案”,旨在通过对中国建造和中国旗船舶征收高额港口入港费用,来应对中国在海运、物流与造船行业的“不公平贸易行为”。这一提案引发了航运行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对于化学品船市场的潜在影响。提案在内容和实施细节上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然而其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已经开始引起行业警惕。
近日,知名航运经纪公司SSY化学品板块首席分析师Plamen Aleksandrov对该提案可能对化学品航运市场的影响进行了自己的分析并发表了一份市场周报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提案概述
根据USTR的提案,未来中国运营的船舶,特别是中国建造的船舶,可能面临额外的港口费用,具体如下:
1.中国运营船舶的港口费用:每次进入美国港口的船舶,将被征收高达100万美元的费用,或按船舶载重净吨计算,最高1000美元/净吨。
2.中国建造船舶的港口费用:中国建造的船舶将面临更高的费用,最高为150万美元,或根据船东船队中中国建造船舶的比例,按阶梯式费用征收。
3.针对未来中国船厂订单的附加费用:如果船东的订单中,未来24个月有25%以上的新船来自中国船厂,那么这些船舶每次进港将额外征收高达100万美元的费用。
此外,提案还包括一系列旨在促进美国船舶制造业的措施,要求逐步增加美国旗帜船舶用于美国出口货物的比例,计划在未来七年内逐步提升至15%。
中国航运公司是否能规避这一政策?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目前这一政策还处于提案阶段,还未正式实施,美国也计划敦促其盟友和伙伴采取类似措施,否则将面临报复。
但同时也有专家们预测,如果这样的规定生效,将面临法律挑战。此外,据广泛的报道,目前舆论对该政策案的评价也绝大多数是否定的,因此,如果考虑到这些意见,美国政府应该会制定一个温和得多的最终方案。毫无疑问,拟议中的政策听起来很可怕。但它到底有多实用呢?它能被强制执行吗?如果可以,对航运市场会有什么影响?以下是一些想法。
因此目前所有的讨论是基于上述提案完全实施的前提下进行的。
这一政策面临着执行上的巨大挑战。首先,随着航运行业的全球化和灵活性,船舶的国籍和船旗常常是很易于变更的。例如,针对俄罗斯船队的制裁时,船东便通过改变船旗等手段绕过了相关限制。因此,改变船舶的船旗成为许多船东应对这一提案的首选方式。此外更换船旗的成本也相对较低,相比于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的港口费,这种规避行为可能更难被遏制。
尽管美国有任何报复威胁,但在全球范围内追逐和执行这一拟议规则将是不成功的,或者成功将非常有限。
对中国建造的油化船舶的影响
对于中国建造的现有船舶,如该政策完全实施,其影响则较为直接。根据数据显示,全球化学品船队中约24%的船舶来自中国,其中大多数船舶的尺寸适合进出美国港口。然而,这些中国建造的船舶中,只有一部分实际参与了对美航运业务,因此受到影响的船舶数量远低于预计的水平。
2024年,仅有960次航行涉及美国港口,这些航行由233艘船舶执行,占全球IMO化学品船队的4.5%。而这些船舶中的一大部分,尤其是环氧涂层船,具备较强的替代性,因此可能更容易被其他船舶替代。
港口入港费用的潜在影响
对于受到影响的船舶,最高港口费用可达150万美元,但考虑到化学品船体积普遍较小,这些船舶的港口费用很可能处于低端范围。假设一艘MR型化学品船的港口费用为50万美元,这意味着每吨货物的费用可能增加约12美元。SSY的分析师表示,最终,这些额外的费用将由租家或终端消费者承担,可能对美国化学品市场产生影响。
Plamen Aleksandrov进一步表示,然而,对于美国化学品出口商而言,这些新增费用可能加剧其市场竞争压力。如果这种政策得以实施,美国出口的产品可能面临更高的运输成本,进而影响到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Plamen对此表示,“因此,拟议的费用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化学品运输船是值得怀疑的。”
对中国新造船订单的影响
Plamen认为,该政策对于中国船厂来说,尽管该提案可能会导致部分新造船订单的流失,但影响将会非常有限。根据数据,受到这一政策影响的船东中,大部分拥有较少的新造船订单,而且这些船东很可能会获得豁免。此外,考虑到中国船厂的低造船成本和强大的产能优势,船东可能会继续选择中国造船厂,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可能会出现更多订单流向中国船厂的情况。
全球航运市场的连锁反应
总结起来,SSY方面认为,如果这一提案正式实施,它将对全球航运市场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1.船东调整船队结构:船东将可能重新安排船队,避免使用中国建造或中国旗船舶驶入美国港口。
2.新船订单的地区转移:部分船东可能会将新造船订单转向日韩、越南或土耳其等地,从而推高这些地区的造船价格。
3.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负担增加:这项政策可能导致美国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同时美国出口的成本也将随之增加。
4.美国船舶制造业面临挑战:虽然政策的长期目标是振兴美国造船业,但与亚洲船厂的竞争力差距仍然巨大,重振美国船舶制造业需要付出高昂代价。
综合来看,影响或许没有预期严重
该报告称,尽管这一政策在短期内可能会引发行业的不安,并导致化学品船市场面临一定的挑战,但其实际影响或许远低于预期。由于船东能够通过调整船队结构、增加订单转向其他造船厂来规避部分费用,因此整体市场能够较快地适应和应对。
然而,Plamen强调,更为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政府日益频繁且不确定的贸易政策,这可能会对全球贸易流动和经济稳定性带来更大的影响。如果美国进一步推行保护主义政策,可能会导致全球贸易减少,进而对全球航运市场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