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广西钦州港为核心,一条连接中国西部地区与全球市场的综合性物流网络正加速形成。在此背景下,中远海控旗下内贸服务商泛亚航运持续优化运输通道网络,积极挖掘新客户拓展新货类,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业务规模稳步提升。
西部陆海新通道发运量
同比去年大幅增长25%
目前,泛亚航运内贸新通道航线规模达到进口24条,出口22条,覆盖四川、重庆、云南、广西、贵州等五省,其中广西省涵盖9个点,贵州省涵盖11个点,四川省涵盖10个点,云南省涵盖10个点,重庆市涵盖5个点,业务模式除水铁联运外,还增加了水铁铁的铁路中转模式。通过多年积累,泛亚航运已形成多条新通道专线,满足不同大宗货源的出货需求,并能实现到港即发,海铁联运无缝衔接。
1 广泛覆盖,精准触达
粮食类货源新通道线路亮点纷呈,海铁网络布局遍布云、贵二十余个内陆点,精准布局川、渝两地数十个关键内陆节点,全面覆盖多类货源从产区到消费地的集散需求,确保每一吨承运货物都能精准流向市场终端,无缝对接当地庞大的消费人群与加工产业集群。
2 高速流转,稳如泰山
高效运输与强稳定性是这条通道的 “金字招牌”。以钦州-川、渝区域的海铁精品产品为例,多种品名货源从沿海进口地或内陆产区疾驰至钦州港,无缝换乘铁路入川渝,各个环节紧密咬合。同时,水铁联运模式巧妙避开了单一运输方式受天气影响的瓶颈问题,风雨无惧,洪涝干旱不扰,稳稳护送粮食安全抵达,延误风险近乎为零,为企业供应链的畅行吃下 “定心丸”。
3 智慧联运,降本增效
在构建提质增效粮食运输物流体系的探索中,泛亚航运的水铁联运方案也有着独特优势。以钦州-云、贵区域粮贸线路为例,公司采用水铁联运对流运输模式,可大幅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装卸损耗,借助铁路运量大、长距离运输优势,显著削减运输开支,实现降本增效。
4 资源联动,产业赋能
泛亚航运深度挖掘班列资源,为客户产业赋能。一方面,进口的粮食、化工原料等洪流般涌入,为川渝、云贵的深加工企业、化工类企业等产业提供丰沛原料和充足箱源,助推产业迭代升级;另一方面,本地特色的加工品、快消品等搭乘这班 “快车” 销往国内各地,市场版图不断扩张。水铁联运的蓬勃发展带动贸易额一路攀升,更辐射金融、仓储、冷链等上下游产业协同繁荣,铸就区域经济腾飞新引擎。
精选服务产品
IC29 营口—钦州周双班服务
从营口—钦州航程为8天,加之钦州中转至铁路联运,全程运输时间12天。该线路经济高效,整箱疏运,成本较低,能满足东北—云南粮贸运输需求。
IC39 日照—泉州/福清—钦州线
提供每周双班服务,日照—钦州航程6天,泉州/福清—钦州航程3天,全程运输时间6—10天,可满足山东/福建-云贵的陶瓷及矿类货物运输需求。
大铲湾/湛江/海南-钦州-云贵线路
海南—钦州2天/班,湛江—钦州3天/班,大铲湾—钦州周双班,有效为北部湾周边区域进口云贵区域,提供陆海新通道运输路径。
展望未来,中远海控将继续完善西部陆海新通道相关服务产品,全面深化多式联运全链路建设,实现港口、铁路与内陆节点的动态协同,推助西南腹地客户形成产业闭环,持续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经济动脉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