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洋-2”轮遭遇强风暴在俄萨哈林岛搁浅:船员安全,无燃油泄漏
新华社符拉迪沃斯托克2月10日电——2月9日凌晨,一艘名为“安洋-2”号的中国货船在航行途中遭遇强烈风暴,最终在俄罗斯萨哈林岛涅韦尔斯克港附近海域搁浅。
幸运的是,根据中国驻符拉迪沃斯托克总领事馆和俄罗斯紧急情况部门的最新通报,目前船上20名中国船员均安全,未出现人员伤亡或燃油泄漏的情况。
事故经过:强风暴致船舶失控搁浅
“安洋-2”号是一艘载重56,000吨的大灵便型散货船,2010年3月建造。事发时,该船正从中国江阴利港电厂泊位卸货后前往俄罗斯涅韦尔斯克港装载煤炭。据初步报道,目前船上装载了约1,000吨煤炭、56吨柴油和706吨重油。
根据船视宝船舶轨迹数据显示,2月8日18时41分起,受恶劣天气影响,安洋-2号逐渐失去控制,开始向南漂移。9日凌晨,船只在遭遇8至10米高的巨浪后被迫抛锚,但依然被强劲的风浪裹挟至涅韦尔斯克港附近浅水区搁浅,最终于9日上午9时36分彻底搁浅。
令人关注的是,事发时船长未能及时发送求助信号,俄罗斯当局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才与船上20名中国船员取得联系。幸运的是,所有船员均未受伤,船体初步未发现明显燃油泄漏迹象。
救援进展:恶劣天气阻碍救援行动
萨哈林州州长瓦列里·利马连科(Valery Limarenko)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由于冬季风暴仍在持续,海上风力强劲、能见度极低,救援人员和潜水员暂时无法靠近搁浅船只进行详细评估。尤其是恶劣的海况,使得潜水员无法下水确认船体的具体受损情况。
为应对突发状况,萨哈林岛涅韦尔斯克地区已于2月9日晚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俄罗斯紧急情况部萨哈林州总局表示,正对海岸线水域实施全天候监测,并已在安洋-2号周边部署防溢油应急措施,防止发生燃油泄漏事故。
中俄双方正在密切合作,船务公司正与俄方相关部门协调安排救援工作。待天气状况好转,当局将评估是否需要卸载船上货物及燃油,或采取拖船等方式将搁浅船只拖离浅滩。
环保警戒:防止污染事件再现
尽管目前未发现燃油泄漏迹象,但各方仍高度警惕。此次搁浅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两个月前俄罗斯刻赤海峡油轮断裂导致严重污染事件的担忧。为防止类似环境灾难重演,当地政府已启动最高级别的防污染预案,确保任何潜在的泄漏风险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控制。
此外,俄罗斯在两天内接连发生两起重大船舶事故。就在安洋-2号搁浅的次日,一艘油轮在俄罗斯波罗的海重要港口乌斯特鲁加(UST-LUGA)发生机舱爆炸,导致船体部分沉没。这一连串的海上事故再次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冬季极端海况下航运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
安洋-2号搁浅事件提醒我们,极端天气条件下的航行风险不容忽视。随着救援工作的持续推进,中俄双方将共同努力,确保船员安全、环境无污染,防止海洋生态系统遭受潜在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