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运公司,港口一锅炖,到底谁能胜出?
信德海事 逄凯
近日,集装箱头部公司迎来地震,全球第一大集装箱航运公司MSC与第二大公司Maersk的联盟2M“分手”在即,各自在疯狂为后2M时代布局。
据Alphaliner最新周报表示,未来,MSC与Maersk将走上两种截然不同的路线。MSC将独立运营航线,并与Premier联盟(ONE、HMM、阳明)以及ZIM达成合作,形成了“直达式网络”,重点关注港口直达服务;而马士基与赫伯罗特所组成的双子星联盟(Gemini)形成了“中心辐射网”,重点方向是90%的准班率。
世界前10大头部集运公司,形成了2M联盟(MSC、Maersk),海洋联盟(达飞、中远海运、OOCL和长荣),The联盟(赫伯罗特,ONE、HMM以及阳明)三大联盟,以及排名第九的ZIM一家单干的格局。
而在2025年2月之后,双子星联盟以及MSC与各方合作生效后,则会形成“一超多强”的新格局。
届时,MSC作为全球最大集运公司单飞,以一公司之力单挑整个世界,马士基与第五大集运公司赫伯罗特组成双子星联盟(Gemini),Premier联盟在赫伯罗特退出后依然继续运营,稳定的海洋联盟也依然生效。
不同于以往,MSC单飞过程中,联合了马士基赫伯罗特的“前任们”。在Premier联盟和ZIM的助力下,MSC似乎已经完成为了对2025年的全面布局。
MSC与Maersk截然不同的的路线
马士基:“中心辐射网络”
根据“双子星”协作计划,马士基和赫伯罗特将于2025年2月正式开始在东西向贸易通道上进行海运服务合作。双子星将实施“中心辐射”(hub and spoke)结构,这一网络将使主航线的直接挂靠港数量限制到最低水平。
具体来说,双子星联盟将启用转运模式。减少从主要航线停靠的关键港口,而是转运到较小的支线船,最终目的是将海运服务网络提高至90%的准班率。
据马士基官方消息:“新的海运服务网络将由27或29条运营高效的干线以及30条灵活的穿梭快线组成。两家公司将共计投入300或340艘船舶参与运营。”
其“现任”MSC的高级副总裁兼MSC亚洲网络负责人Caroline Becquart却似乎不太认同马士基准班率的说法:“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认为说出达到 90% 的准点率是不公平的。我不知道(Gemini)给出这个数字的依据是什么,但是,我们今天还无法达到 90%。”
MSC:“直达式网络”
MSC也将于2025年2月正式启用全新的东西向独立运输网络。
具体来说,MSC将在5个关键贸易航线上部署34个环线服务,包括7条亚洲北欧环线、6条亚洲地中海环线、4条亚洲北美洲西海岸环线、6条亚洲北美洲东海岸环线和11条跨大西洋网络环线并取代现有的与马士基之间的2M联营协议。
据Alphaliner周报显示,MSC将继续直接服务于众多较小的亚洲、斯堪的纳维亚和波罗的海港口。
MSC高级副总裁兼MSC亚洲网络负责人Caroline Becquart表示:“如果客户更喜欢直接发货而不转运,我猜他们显然会选择MSC。”
亚欧航线的两套方案,将在10月有新突破?
虽然业务在侧重点上,MSC和马士基存在分歧,但无论是这两家公司还是刚刚续约的Premier联盟都在一件事情上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亚欧航线目前存在两种方案。
随着红海危机的持续,之前的苏伊士运河航线让位给了好望角绕航路线。大家好像约好了一样,Premier Alliance(ONE、HMM 和 Yang Ming)、Gemini Cooperation(马士基和赫伯罗特)和 MSC都发布了其新的亚欧航线的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通过苏伊士运河航线,另一个版本使用好望角航线。
让我们来对比一下各家:
①马士基表示:考虑到红海局势持续不稳定,两家公司准备了经苏伊士运河航行和绕行好望角的两套备选方案,并计划在2024年10月确定其中之一为最终方案。也就是说,今年10月将成为航运界判断未来情况的重要节点。双子星协议方案如下:
经苏伊士运河的方案
●大约300艘船
●340万标准箱(TEU)的运力
●57条航线,包括27条干线和30条穿梭快线(2024年1月宣布时,计划为58条航线,其中32条为穿梭快线)
绕行好望角的方案
●大约340艘船
●370万标准箱(TEU)的运力
●59 条航线,包括29 条干线和30 条穿梭快线
②MSC表示:客户可以选择通过经由苏伊士运河及好望角的两个通航选项,新的航线将为东西向贸易航线提供独特且全面的解决方案。
●通过苏伊士运河的直达港口超过1900个
●通过好望角的直达港口超过1800个
③Premier Alliance也发布了两套路线
单以联盟成员ONE(日本海洋网联船务)为例,其在发布2025年东西航线产品公告之后,紧接着发布了好望角绕行方案。ONE表示:“在继续密切关注红海局势的同时,我们也将提供一些将通过好望角(CoGH)航行的航线。以下亚欧航线对比:
ONE的亚洲-欧洲航线(2025年产品):
·FP1(远东-太平洋1):东京、清水、神户、名古屋、新加坡、苏伊士运河、达米埃塔、鹿特丹、汉堡、勒阿弗尔等。
·FN2(远东太平洋北部2):东京、神户、上海、宁波、盐田、新加坡、丹吉尔、南安普顿、安特卫普等。
·FE3(远东3):青岛、釜山、上海、厦门、新加坡、阿尔赫西拉斯、鹿特丹、汉堡、南安普顿等。
·FE4(远东4):上海、宁波、高雄、盐田、金兰港、新加坡、达米埃塔、鹿特丹、汉堡、勒阿弗尔、阿尔赫西拉斯等。
·FE5(远东5):青岛、釜山、宁波、上海、盐田、新加坡、安特卫普、汉堡、鹿特丹、伦敦门户港等。
·FE6(远东6):宁波、上海、厦门、新加坡、勒阿弗尔、鹿特丹、汉堡、安特卫普等。
好望角航线:
·FP1(远东、太平洋1):东京、清水、神户、名古屋、东京、新加坡、(好望角)、鹿特丹、汉堡、勒阿弗尔、(好望角)、新加坡、神户、名古屋、东京
·FN2(远东太平洋北部2):东京、神户、上海、宁波、盐田、新加坡、(好望角)、南安普敦、安特卫普、(好望角)、新加坡、林查班、金兰港、海防、盐田
·FE3(远东3):青岛、釜山、上海、厦门、新加坡、(好望角)、阿尔赫西拉斯、鹿特丹、汉堡、南安普敦、(好望角)、新加坡、盐田、青岛
·FE4(远东4):上海、宁波、高雄、盐田、金兰港、新加坡、(好望角)、鹿特丹、汉堡、勒阿弗尔、阿尔赫西拉斯、(好望角)、新加坡、高雄、上海
·FE5(远东5):青岛、釜山、宁波、上海、盐田、新加坡、(好望角)、安特卫普、汉堡、鹿特丹、安特卫普、勒阿弗尔、伦敦门户港、(好望角)、盐田、青岛
·FE6(远东6):宁波、上海、厦门、新加坡、(好望角)、勒阿弗尔、鹿特丹、汉堡、安特卫普、(好望角)、巴生港、新加坡、林查班、金兰港
·IOX(印度洋快线):卡拉奇、哈济拉、孟德拉、那瓦舍瓦、科伦坡、(好望角)、伦敦门户港、鹿特丹、汉堡、安特卫普、(好望角)、卡拉奇
由此可见,集运公司已经不再单纯地寄希望于红海危机结束,苏伊士运河恢复正常航行,而是选择更多地提供备选方案,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产生。
并不是全线合作,单挑的压力巨大
虽然,MSC的实力已经是有目共睹,其目前总运力已经超过了600万TEU,市场份额占到20%,远远超出马士基。但面对各联盟的联合运营,还是压力重重的。
根据分析公司Xeneta的数据显示,海洋联盟的市场份额为29.8%,而Gemini(马士基和赫伯罗特)的份额为21.8%,MSC独立拥有20.1%,Premier Alliance将拥有11.5%,联盟以外的其他航运公司将拥有17.4%。
而且,虽然MSC已经与Premier Alliance达成了换舱协议,与ZIM进行了船舶共享和换舱协议,但是,与Premier的合作并不涉及全线,尤其是在一些关键航线上。
以日本为重点的Premier联盟‘FP1’航线将不向MSC开放,而MSC也不会为其合作伙伴提供波罗的海和斯堪的纳维亚港口的舱位。
几家欢喜,几家愁:停靠港口面临巨变
可以说,每次联盟的变动对大型港口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因为它们可能会获得或失去业务。
而即将于2025年2月1日实施的变动对新加坡、盖梅(Cai Mep)、菲利克斯托和汉堡来说是好消息,而安特卫普、盐田和丹戎帕拉帕斯将看到主航线船只每周挂靠次数的减少。
据Alphaliner分析,亚洲-北欧航线将由11条主航线,增加至12条。MSC和Premier联盟成员之间的舱位协议将允许MSC提供每周七个航次,而Premier联盟将提供每周六个航次。
具体详情请看以下两张表格:
注:此分析不包括由海洋联盟(CMA CGM、COSCO、长荣和东方海外)运营的七条航线,因为预计这些航线将保持基本不变。此外,为方便表述,MSC单独也被列为联盟。
有趣的是,Gemini的4条航线总共包含28个港口(平均每条航线仅7个港口)。
MSC的4条独立服务的航线上将不少于55个港口(平均每条航线14个港口),几乎是Gemini的两倍。
这也同样反映出上方讨论的MSC与Maersk的不同策略,马士基和赫伯罗特追求超过90%的航班准点率,而MSC则更倾向于为客户提供更多直达较小目的地的服务。
Premier联盟将服务49个港口(每条航线平均12个港口),并未效仿Gemini的做法。其新网络与当前的THE联盟服务非常相似,部分港口将在一次航程中被两次挂靠。(这些重复挂靠在Alphaliner的分析中被计作两次)
这12条新航线总共包含132个港口,而当前的11条航线共有148个港口。这一减少主要是因为Gemini专注于少数枢纽港。
据Alphaliner以上最新数据显示,在所列港口中,挂靠次数将增加的港口有:新加坡(+6)、盖梅(+2)、菲利克斯托(+2)、勒阿弗尔(+1)、汉堡(+1);挂靠次数减少的港口有:安特卫普(-3)、盐田(-3)、伦敦(-2)、不莱梅(-1)、宁波(-1)、丹戎帕拉帕斯(-1)。
所以,新加坡港口或成为这次联盟变更的最大获益者,至于安特卫普和盐田都各自丢掉了3个挂靠次,但对于上海,鹿特丹这种始发港来说,并不会受到太明显的影响。
MSC的“港对港直达服务”直接攀升至Gemini的3.5倍
除了挂靠次数的显著变化外,“港对港直达服务”也深受影响。
而据另一数据公司Sea-Intelligence分析,在亚洲-欧洲航线上,MSC将提供最多的“港对港直达服务”,其次是海洋联盟和Premier联盟。在亚洲-北美航线上,MSC和海洋联盟提供“港对港直达服务”水平相同。
从托运人的角度来看,亚洲-欧洲航线上有多种不同的服务概念可供选择,其中MSC提供的“港对港直达服务”是Gemini的3.5倍。
另外,在亚洲-北美航线上,MSC和海洋联盟在港对港直达服务”方面面临着高度的竞争压力。
可以看出,2025年2月之后 MSC将凭借其广泛的港口网络成为市场的领跑者,Premier联盟则通过与MSC的合作保持竞争力,而GEMINI则通过专注于枢纽港口的转运服务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道路。相对来说,海洋联盟是目前最为稳定的联盟。
未来,随着航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大集运公司将继续探索创新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而在这场航运业的“地震”中,谁将最终胜出,仍需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