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企业着眼于供应链脱碳 劳氏日报 LloydsList 2023-12-07 11:52

在上海举行的国际海事展上,中国最大的造船集团之一表示,在船舶制造到交付的整个过程中减少碳排放,是造船企业的下一个前沿领域。

如果清洁燃料的排放必须在全周期基础上进行评估,那么要判断船舶是否“无碳”,是否也必须考虑船厂贴上“灰色”、“蓝色”和“绿色”的标签呢?

在因疫情推迟两年后,两年一度的中国国际海事会展(Marintec)终于在上海举行。绿色燃料毫无意外地成为话题热点。

但是船舶在建造过程中的碳排放,却鲜少有人提及。如果必须在全周期的基础上评估燃料的排放,那船厂的碳排放是否也必须纳入考察?

海事展期间,中国第三大造船集团中远海运重工的董事长梁岩峰在回答《劳氏日报》的提问时给出了肯定答案。

“实现绿色低碳是全行业的事,不仅仅是船东,船厂也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他说。

“我们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脱碳压力。现在一些船东问我们的钢板是否是绿色生产,我们的设备是否是低碳制造……总之,他们也关注我们的碳足迹。”

长期以来,更接近消费品市场的汽车厂商在供应链排放审查的压力推动下,不仅生产更多的电动汽车或零排放汽车,而且还要实现材料生产和供应的去碳化。

但航运业仍在努力寻找能够为船舶提供动力的清洁能源,长期需求仍不明朗。

梁先生表示,船厂并没有忽视这个问题。他说,减少船厂电力使用、车辆操作和试航中产生的排放,是未来的趋势。

“尽管造船业还没有像航运公司那样,面临国际海事组织的具体脱碳要求,但这是一个方向,”他说,“中远海运重工是一家负责任的公司,我们将与供应商讨论进一步减排,以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绿色化。”

据梁先生介绍,该公司正在其所有船厂建立数字能源监控系统,作为了解和控制每个生产阶段排放的第一步。

下一步包括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或风能来为造船设施供电。

未来,出现碳中和船厂的试点项目也是完全可能的,他表示。

中远海运重工的韩国竞争对手,包括现代重工集团、三星重工 和韩华海洋 (原大宇造船)已经开始行动。

这三家被称为韩国“三巨头”的公司于今年三月与美国船级社和韩国船级社建立了碳中和联盟,他们将根据Scope 3(范围三,包含企业价值链中产生的所有其他间接排放量)或最终用户排放量,共同跟踪造船厂的碳足迹并对其进行标准化。

即将就任国际船级社协会主席的Roberto Cazzulo表示,协会成员不排除未来根据排放性能对船厂进行认证。

展开全文

相关资讯

确认最后4艘船改为氨燃料动力,已签订Everllence主机

信德海事网2025-08-29

IMO秘书长驳斥“美国反对净零框架”

信德海事 绿色航运2025-08-29

一文了解所有替代船舶燃料知识!(甲醇、氨、生物燃料、LNG等)

信德海事网2025-08-29

比尔盖茨与韩国造船巨头推动核能技术发展

信德海事网2025-08-28

全球最大集运公司MSC未来将新增140艘双燃料船!

信德海事 绿色航运2025-08-27

FuelEU Maritime罚款:欧盟今年将向航运业收11亿美元

信德海事 绿色航运2025-08-26
  •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