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功能性的综合概念,是融发达的航运市场、丰沛的物流、众多的航线航班于一体,一般以国际贸易、金融、经济中心为依托的国际航运枢纽。
基本功能
综合世界上公认的几个国际航运中心,他们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大致可归纳如下:
●航运交易功能。航运交易功能包括船舶交易、运输业务交易、航运金融衍生品交易等。这一功能体现出国际航运中心一般都是全球航运市场的中心。
●航运信息服务功能。信息是形成交易的前提,从最初伦敦码头边上的咖啡馆集聚起最早的航运经纪人开始,到以后形成了波罗的海航运业的波澜起伏。
●海上运输集散功能。它主要以满足城市社会经济自身发展所需求的国际贸易货物运输量为基础,构成了连接国内外众多国家或地区的密集航线,并由此而成为区域性国际货物流通和中转的核心。
●航运金融、保险、法律等其他航运服务功能。从里斯本到伦敦,从纽约到鹿特丹,再到今天的香港和新加坡,一路走来的航运中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航运中心的巨大交易需求以及完成这种交易的风险(包括航海风险和交易中的欺诈风险),都必须有金融、保险、法律等位置配套和服务。只是这种服务一开始并不完善,是经过数百年的努力才逐步成熟的。
简介
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定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要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就是指要把大连建设成为在东北亚区域范围内有重要影响力,取得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枢纽地位,并以国际航运为核心纽带,带动整个东北亚地区和相关腹地经济协同发展,促进相关产业合理布局,实现相关资源最佳配置的港口城市
成立条件
区位条件
大连地处辽东半岛南端,背靠东北与内蒙古东部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广阔腹地,面向胶东半岛及渤海沿岸经济快速增长的城市群,隔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大连是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经济带的交汇处,有是东北亚区域面向世界最便捷的海上门户,不冻良港加上便捷的航空与陆路交通,是大连在东北亚地区经济交流中,起到了枢纽作用。
经济条件
区域内的经济贸易来往增长迅速。2008年东北亚各国GDP总量达8万亿美元,占世界的19%;对外贸易4万亿美元,占世界的17%。同时,区域内贸易占该地区进出口总额已超过20%,一个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鼎足而立的东北亚经济圈正在形成。东北亚经济圈的崛起,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区域内经济要素配置日趋一体化。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日本、韩国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资本输入国。在我国东北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25%来自于日本,9%来自于韩国。在资源配置方面,中国东北及内蒙古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和重工业基础同韩国、日本具有互补性。
港口条件
大连港地理坐标为121°39′17″E ,38°5′44″N。位居西北太平洋的中枢,是正在兴起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是该区域进入太平洋,面向世界的海上门户。港口港阔水深,不淤不冻。自然条件非常优越,是转运远东、南亚、北美、欧洲货物最便捷的港口。港口自由水域346 平方公里,陆地面积10 与余平方公里;现有各类装卸机械千余台;拥有集装箱、原油、成品油、粮食、煤炭、散矿、化工产品,客货滚装等80来个现代化专业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0 多个。
技术条件
大连港港阔水深,冬季不冻,万吨货轮畅通无阻。大连是哈大线的终点,以东北三省为经济腹地,是东北的门户。1980年以来,一座座新港口改建、新建而成。全市拥有生产性泊位共19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78个,专业化泊位78个,港口通过能力达到2.4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近800万标箱,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现代化、专业化、集约化港口集群。这些港口以其泊位最多、功能最全、进出港船舶最多和现代化程度最高四项中国之最,构成了中国最大的港口群。
代表性单位
●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船舶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创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船舶交易市场,吸引高端产业资源要素快速聚集。依托交通运输部、省市等各级政府的特别产业支持政策,积极创建大连船舶交易市场,创新业务模式,倾力打造“航运产业要素聚集与整合”、“航运产业信用评价与认证”两大航运产业运营平台及“航运信息集成与发布”、“航运技术集成与创新”、“航运金融组合与增值”、“航运人才集聚与认证”四大运营支撑平台,形成航运产业高端要素资源聚集有效途径,以及政府航运市场规范与管理的权威渠道与重要载体。
●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船舶物资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航运人才市场有限公司
●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航运金融研究院
●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人力资源研究院
●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航运信息研究院
●大连港航船舶评估有限公司
主要事件
2000年
由大连海事大学港口与航运研究所所长孙光圻教授申请和主持的大连市科研项目《大连建设(东北亚)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总体发展战略研究》开始启动,并于2002年完成。
2003年
●2003年以来,辽宁省政府陆续颁布了《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辽宁省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的促进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政策。
2006年
●2006年3月,国务正式批准设立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
2008年
●2008年8月28日,辽宁电子口岸平台开通暨辽宁电子口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仪式在大连香格里拉大饭店举行,它标志着辽宁省“大通关”服务迈上高效运行轨道,对提高辽宁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意义重大。
2010年
●2010年6月22日,长兴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暨辽宁省综合改革试验区挂牌成立。
2011年
●2011年4月20日,经专家评审,大连被认定为首批国家船舶出口基地。
●2011年7月11日,为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临港产业发展,推进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由大连市政府批复的大连港航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落户大连长兴岛。
●2011年12月22日,东北首个集装箱运价指数发布。
●2011年12月27日,辽宁及东北地区唯一经交通运输部授权的船舶交易服务机构---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船舶交易市场正式揭牌试运营。
●2011年12月27日,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船舶物资交易市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航运人才市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航运金融研究院、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人力资源研究院、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航运信息研究院同日挂牌成立,将形成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专业化航运服务市场及航运中心软实力实务性研究机构集群,进一步促进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现代航运交易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
●2011年12月27日,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船舶交易市场分别与大连海事大学、国家开发银行船舶融资中心、中国建设银行船舶融资产品中心、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大连航运中心现代航运服务资源要素聚集与整合平台,形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新引擎,进一步增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辐射功能和牵动作用。
2012年
●2012年6月20日,成功签约收购大连国际船员培训中心,为提高航运人才素质,推进航运人才队伍建设,奠定基础。
最新进展
辽宁重磅规划:到2025年,初步建成东北海陆大通道
到2025年,辽宁省将全面完成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交通强国试点任务,初步建成东北海陆大通道,集装箱海铁联运量年均增长10%以上,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比重达15%左右;水水中转完成量年均增长5%,商品车海铁联运量达到60万辆,中欧班列开行量年均增长10%……近日,《辽宁省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出台,对全省该领域工作提出新目标、新要求。
该《方案》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加快推进我省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调整运输结构,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促进节能减排降碳。
《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多式联运发展水平明显提升,运输结构显著优化,形成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和水路为主的发展格局,建成安全可靠、便捷经济、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多式联运设施体系与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公铁联运、海铁联运、滚装运输、水水中转、卡车航班等多种联运模式竞相发展态势。商品车海铁联运量达到60万辆。中欧班列开行量力争突破1000列。大连港、营口港等沿海主要港口利用疏港铁路、水路、封闭式皮带廊道、新能源汽车运输大宗货物的比例达到80%。稳步提升铁路货运量占比,铁路货运量比2020年增长1500万吨,重要港区疏港铁路或管道全覆盖。
《方案》强调,要完善综合立体联运设施体系建设,构建综合运输大通道。以大连港、营口港为海向枢纽,其他港口为重要节点,以沈阳为陆路枢纽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以干线铁路为主干,联结满洲里、绥芬河、珲春、丹东、珠恩嘎达布其等边境口岸和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等海外中转中心,构建连通日韩、东南亚和我国东南沿海与蒙俄、中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北上西进”东北海陆联运大通道。加快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沈阳生产型及营口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推动沈阳于洪蒲河物流基地、大连太平湾综合物流枢纽基地、锦州海铁联运物流基地、丹东口岸综合物流园区、葫芦岛港柳条沟港区临港物流仓储区等重点项目建设,优化内陆无水港布局。加快完善港口、物流园区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建设,打通集疏运体系“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断点。大力推进大连港太平湾港区疏港铁路、锦州港疏港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建设,尽快建成大连港大窑湾港区汽车码头铁路专用线。推动煤炭、矿石、焦炭等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物流园区、工矿企业及粮食储备库等建设铁路专用线。
《方案》明确,要创新多式联运组织模式,培育全程化经营主体。打造品牌化中欧班列,丰富多样化服务产品。发挥海铁联运、水陆滚装优势,做强“班轮+班列”,打造“东亚—大连—中亚”、“长春一汽大众—大连—广州”商品车滚装运输等专业化的多式联运品牌线路。同时,还要建设“数字高速”,推动多式联运智能化信息化。创新以港口为枢纽的“货运一单制,信息一网通”物流服务体系。构建全省口岸物流公共“信息高速公路”,形成端到端的全程物流供应链数字化赋能解决方案。推动铁路、港口、船公司、民航、公路等骨干企业有序开放信息资源和数据接口,促进不同运输方式、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实时互联共享。创新口岸通关监管模式,推广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新模式。还要尽可能的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应用,鼓励省内企业积极开展智慧港口、智能船舶、智能机车、新能源机车等技术装备研发。
(辽宁日报 记者 : 孙大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