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关注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船舶海洋产业摘要
3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我国“十四五”时期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的重点,一是增强能源供应链安全性和稳定性,二是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绿色低碳变革,三是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规划》多处涉及船海产业发展。
《规划》提出,增强油气供应能力。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坚持常非并举、海陆并重,强化重点海域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和勘探,夯实资源接续基础。重点提出开展南海等地区天然气水合物试采。
《规划》提出,加快发展风电。鼓励建设海上风电基地,推进海上风电向深水远岸区域布局。重点建设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海上风电基地。
《规划》提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开展海上浮动堆等先进堆型示范工程,推动核能在清洁供暖、工业供热、海水淡化等领域的综合利用。
《规划》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其他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海洋能,推动海洋能发电在近海岛屿供电、深远海开发、海上能源补给等领域应用。
《规划》提出,推进化石能源开发生产环节碳减排。推广能源开采先进技术装备,加快对燃油、燃气、燃煤设备的电气化改造,提高海上油气平台供能中的电力占比。
《规划》提出,完善能耗“双控”与碳排放控制制度。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用能需求。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规划》提出,实施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行动。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鼓励船舶领域使用 LNG 等清洁燃料替代,加强交通运输行业清洁能源供应保障。
《规划》提出,提升东部和中部地区能源清洁低碳发展水平。安全有序推动沿海地区核电项目建设,统筹推动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重点提出积极推进东南部沿海地区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在长三角地区积极发展海上风电,推进沿海 LNG 接收站扩大规模、在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地区积极开发海上风电,探索开发海洋能。
《规划》提出,强化储能、氢能等前沿科技攻关。适度超前部署一批氢能项目,着力攻克可再生能源制氢和氢能储运、应用及燃料电池等核心技术,力争氢能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推动氢能技术发展和示范应用。
《规划》提出,实施科技创新示范工程。依托我国能源市场空间大、工程实践机会多等优势,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重点在先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综合利用、小堆及核能综合利用、陆上常规和非常规及海洋油气高效勘探开发、燃气轮机、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建设一批创新示范工程。瞄准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高效储能、氢能、新一代核能体系、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天然气水合物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示范项目。重点提出推进深远海域海上风电开发、大型变速抽水蓄能及海水蓄能、海洋能规模化开发利用等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海上浮动式核动力平台等技术攻关及示范应用、高效可再生能源氢气制备、储运、应用、海洋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及示范应用。
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关键词:能源转型与能源保障
3月23日至24日,由美国能源部部长珍妮弗·格兰姆(Jennifer Granholm)主持的国际能源署(IEA)2022年部长级会议在巴黎举行,一众西方国家能源部门领导人齐聚现场,誓言加强能源安全并加速清洁能源转型。这是IEA近七年来首次召开如此大规模、高层次的部长级会议,也是去年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 26)之后最大级别的政府间能源会议。
此次部长级会议类似于IEA “集体应急响应系统机制”的触发,背景即是当前俄乌战争僵持不下及世界能源体系受到严重冲击。此前三次的背景分别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和丽塔飓风破坏墨西哥湾的石油基础设施和2011年的利比亚危机。
该会议上,IEA的成员国(IEA目前拥有31个成员国和8个联盟国,中国于2015年成为IEA联盟国,Association countries)就加强能源安全、减少市场波动和加速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必要性发出了空前的团结信息。言辞灼灼,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半世纪以前的70年代,彼时以沙特为首的阿拉伯产油国向美欧等西方国家发起“石油禁运”,西方经济体受石油价格上涨陷入严重的滞涨,IEA正是在此背景下建立起来的。
本次会议主题为“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和保障能源安全的一致行动”。从会后发布的公报中来看,主要内容还是围绕气候变化的应对和能源转型问题,包括对《巴黎协定》及《格拉斯哥气候公约》的肯定,并表示IEA制定了一项新的指导原则:支持各国在全球范围内努力在本世纪中叶实现能源部门的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然而在能源转型前面,一直强调的定语:安全、可靠、可持续和负担得起的,无一不在影射当下西方对俄能源制裁及高涨的能源价格。讨论如何应对俄罗斯的能源策略,并寻求俄罗斯以外的替代能源或许才是这场会议的真正目的。
在次背景下,能源转型从“化石能源到清洁能源”的转型变成了“俄罗斯能源到非俄罗斯能源”的转型。3月8日,美国拜登政府率先开打“能源牌”,宣布禁止进口俄罗斯能源,英国在其后跟进,而与俄罗斯能源深度绑定的欧盟国家则在现实的矛盾中只能动动嘴。直到23日,俄罗斯宣布将只接受“不友好国家和地区”以卢布支付天然气交易,属于在美元欧元制裁上反将了一军。市场普遍预计欧洲国家接受的可能性不高。
3月28日(周一)七国集团临时组织的能源部长视频会议正式回应了这一点,明确拒绝以卢布结算俄罗斯能源。俄罗斯回应同样强硬,俄罗斯联邦委员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席阿布拉莫夫称,G7拒绝以卢布购买俄罗斯天然气,这肯定会导致天然气供应中断,俄罗斯不能免费供应天然气。俄罗斯目前给出的期限是本月底,届时究竟如何收场,仍值得重点关注。
与此同时,在上周五,在欧洲访问的美国总统拜登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签订一份“历史性”天然气出口协议,今年将向欧盟额外提供至少150亿立方米LNG,用来支持欧盟今年对俄能源依赖减少三分之二的目标。受此影响,LNG船舶运输巨大利好,周一带动整个航运板块的股票市场一路飘红。详细分析参考信德海事专题报告《美国计谋得逞?更多美国LNG运往欧洲,利好LNG航运业》。
当然,从航运业的角度来看,美国想要实现这150亿立方的LNG输送也绝非易事。不只是产能方面的调配,美国LNG出口码头及LNG运输船的运力限制都是瓶颈。美国《纽约时报》也发文称,这个协议很大程度上只是“象征意义的”,因为短期内,美国根本没有能力出口更多的天然气,而欧洲也没有能力进口。能源进口出基础设施和LNG运输船的建造都非一朝一夕,这与瞬息万变的地缘政治相比实在要承受太大的商业风险。
据了解,作为缺乏LNG进口码头的德国,目前正在研究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可能的位置建设三个FSRU(浮式LNG储存及再气化装置),预计容量为270亿立方米,第一个FSRU将于今年开始运营。但能源和航运经纪公司Poten & Partners的商业情报主管Jason Feer预测,德国首个FSRU在2024年之前不会建成并投入使用。
除此之外,欧洲其他国家也开展了FSRU的大规模部署。
3月22日,意大利能源部长罗伯托·辛戈拉尼 (Roberto Cingolani) 表示,意大利政府已授权Snam能源公司就收购一个FSRU并在第勒尼安海和亚得里亚海租用第二个FSRU进行谈判。
希腊也提出了至少另外两个基于FSRU的项目。爱沙尼亚表示,该国可能会重启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帕尔迪斯基港安装一个FSRU装置的计划。
荷兰已经采取行动,Gasunie迅速进入Exmar的25000立方米驳船FSRUS188项目(2017年建成),该项目已被租定5年,将从2022年第三季度末起作为Eemshaven的进口码头。
此外,据了解法国、西班牙、波兰、土耳其和英国等其他正在考虑FSRU解决方案。
但是无论如何,欧洲国家将注定继续承担能源溢价,为高涨的能源价格买单。能源转型的道路上,“安全可靠”与“可负担得起”成为二律背反,天然气作为保障西方国家生活生产的基本燃料,同样也是当前阶段新型替代燃料的生产原料,也就是所谓的棕色燃料或灰色燃料。天然气供给出现缺口时,依然会转向发电等生产生活保障用途,能源转型出现在断层很难一步到位直接迈向纯绿色能源。
就在国际能源署(IEA)召开部长级会议期间,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再次表示,如果成员国同意可以再次释放战略储备。而在3月初,国际能源署31个成员国已经决定释放6000万桶原油储备。
在能源价格高涨的驱使下,以及进一步受政治影响的能源安全与可靠性的不确定下,能源转型的目标也只能是屈居其后。缺乏市场的支持,拒绝俄罗斯能源的供应,能源绿色转型的道路举步维艰。
重要资讯概览
设计研发与认证
1、近日,气候创新投资基金MyClimate Journey (MCJ)投资了一家由 Y Combinator 和 Flexport 作为合作伙伴的初创公司Fleetzero,该公司设计的一艘换电系统电动货船正在进行生产并计划2023年开启处女航。
2、3月17日,韩国大宇造船和海洋工程公司 (DSME) 与韩国国家石油公司 (KNOC) 签署备忘录,合作开发低碳氢/氨和液化二氧化碳 (LCO2) 运输船,旨在加速脱碳船舶的商业化。
新船设计与交付
1、2022年3月22日,全国首批万吨级三峡低碳节能型LNG/柴油双燃料江海直达船在湖北省武穴市开阳星造船有限公司点火开工,该船由武汉创新江海运输有限公司投资建造,入CCS船级。
2、3月24日,由扬子鑫福建造14000TEU双燃料集装箱船——“MSC WASHINGTON”轮云交付。
3、3月22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建造的全球首型双燃料苏伊士型油船、华南最大双燃料动力船舶——EPS15.8万吨LNG双燃料原油/成品油船2号船,以及交银租赁 11.99万吨LNG双燃料原油船2号船顺利出坞。
4、3月25日,扬州金陵宣布与瑞典以客户再签一艘16300吨双燃料化学品船。
替代燃料
1、近日,挪威化肥巨头雅苒国际集团宣布成为国际气体燃料动力船协会(SGMF) 的成员,以推广氨作为燃料实现零排放航运。
脱碳技术
1、ABB涡轮增压推出的数字化解决方案Tekomar XPERT marine, 将进一步简化船舶推进系统和船舶排放的管理流程。据介绍,该产品组合可通过实现最高可达20%的潜在综合减排。
2、近日,由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与丹麦的Explicit ApS和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 (TNO) 合作领导的船舶逃逸甲烷排放 (FUMES)项目开启一项研究,利用无人机测量从船舶尾气中以及燃料箱中未燃烧的甲烷逸出到大气中的量。
3、3月22日,荷兰海事技术公司Value Maritime与荷兰航运公司JR Shipping签订合同,在集装箱支线船MV Energy上安装过滤器和碳捕获系统。安装将在今年夏季开展。
4、3月22日,英国清洁技术公司Silverstream Technologies 宣布获得一份订单,为9艘 16,000 TEU集装箱船配备其空气润滑系统。
该公司表示:“该安装将于 2023 年开始并于 2025 年完成,将在我们在东南亚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之一进行。”
货主脱碳
1、近日,欧洲零售商宜家和联合利华在美国智库阿斯彭研究所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支持收紧 FuelEU Maritime,这是欧盟委员会关于替代燃料替代化石燃料的计划蓝图。
2、借你,瑞典家电制造商伊莱克斯与集装箱航运公司马士基和达飞轮船合作,使用基于废油和液化天然气 (LNG) 的生物燃料来减少其海运排放。据了解,该公司的目标是在 2022 年将海运温室气体 (GHG) 排放量减少 15%。
港口脱碳
1、日前,西班牙毕尔巴鄂港宣布进行能源转型BilbOPS 项目,决定为停靠港口的船舶供电并安装可再生能源发电厂,坚定致力于能源转型和港口活动的脱碳。
该港口预计将减少40%的温室气体排放,通过该项目和其他配套措施,港务局希望实现欧盟制定的2030年减排55%的目标。
2、2022 年 3 月 20 日,沙特港务局(Mawani) 与电信公司爱立信和华为、港口运营商沙特全球港口公司(SGP)、红海Gateway码头公司(RSGT)以及港口开发商和运营商DP World签署了三份谅解备忘录(MOU)。将通过采用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并在国内港口的所有运营流程中实施最新技术设备,为保护海洋环境做出贡献。
3、3月21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港务局宣布悉尼市中心的贝斯港将打造世界上第一个 100% 可再生能源岸电航运区。据了解,港务局将投资超过6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