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span与中国船东互保协会签署框架协议:24艘新造船入会,共推绿色智能航运协同发展
信德海事网 10月20日 上海报道,10月20日,全球领先的集装箱船船东Seaspan公司与中国船东互保协会(简称中船保)在上海举行关于加强合作暨24艘新造集装箱船入会的框架协议签字仪式。这标志着双方在风险管理、保险服务以及绿色智能航运转型等领域的合作迈上新台阶,也进一步体现了中国船东互保协会持续拓展国际合作版图、深化全球服务能力的战略步伐。
合作新篇章
出席仪式的领导包括: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董事长许立荣;协会董事、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董事长陶卫东;协会董事、Seaspan公司董事长、总裁、首席执行官陈兵。Seaspan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商务官李堃与协会总经理宋春风代表双方签署协议,活动由协会副总经理刘宇彤主持。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聚焦航运及航运保险市场前沿趋势,携手应对行业挑战、共享市场机遇、推动资源互补与合作创新。协议明确,协会将陆续承保Seaspan公司预计于2026至2028年交付的24艘新造集装箱船,总计约260万总吨,成为该协会近年来承保规模最大、合作层级最高的外资船东项目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如信德海事网此前在《中船保,突破1亿总吨!》一文中所介绍,今年8月15日,中国船东互保协会在承保东方海外“东方木棉花”轮保赔险后,中船保保赔险入会总吨突破1亿大关。而随着24艘新船的陆续加入,中船保将实现中船保的承保规模和国际会员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24艘新船入会,体现国际化承保能力
再返回来看Seaspan此次24艘新造船项目,覆盖多个主力船型,是其全球船队结构优化与绿色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批新船的入会,不仅将助力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优化业务结构、扩大国际影响力,也标志着协会在大型班轮船东服务领域的再突破。
协会方面表示,此举将有力推动其承保能力与国际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未来,协会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坚持“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数字化”的发展战略,贴近行业绿色与智能化转型的现实需求,为包括Seaspan在内的全球会员提供更加优质、精准的风险保障与专业服务。
延续合作基础,深化航运生态协同
据信德海事网了解,此次签约也是继今年4月Seaspan与中远海运集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三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的进一步深化与落实。当时,三方已确立在绿色航运、保险服务、风险管理等领域的协同方向。如今,随着这24艘新造船正式入会,三方在“制造—运营—保险—金融”全链条合作框架上的协同关系进一步稳固,形成了更高层级的行业共赢格局。
长期以来,中国船东互保协会在董事长许立荣的带领下,积极推动航运保险、船东运营与金融租赁的跨界融合,构建高韧性、高效率的中国航运服务生态体系。本次与Seaspan的深度合作,正是这一战略的又一实践成果,展现了中国在全球航运服务体系中日益增强的影响力与话语权。
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迈向绿色智能未来
中船保方面表示,将以Seaspan项目为新起点,持续深化合作与服务创新,强化技术支持、数字化管理与风险预警能力,助力航运企业在“双碳”目标下实现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未来,协会将进一步发挥互保机制优势,与更多国际一流船东携手,共同为全球航运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中国力量与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