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跳电的实践建议 信德海事安全 2025-06-26 16:38

船舶跳电事件的系统性防控:从风险成因到行业实践建议

近年来,船舶停电事件频发,不仅引发事故或严重安全隐患,更潜藏致命风险。这类事件的诱因呈现复杂性,需从设备维护、人员操作、系统设计等多维度切入防控。

在2025年3月,Cefor技术论坛发布了一份备忘录,强调了船东和船员了解并能够有效管理断电风险的重要性。

 以 2019 年 Viking Sky 事件为例,停电导致的动力丧失暴露了报警系统失效与应急响应不足的双重漏洞,促使行业重新审视停电风险的全链条管理。

DNV 的三维防控框架(2024 年 5 月)

船级社 DNV 在《停电:成因、预防与有效恢复》中提出三大防控支柱:

确保设备的正确维护与操作,从源头降低停电概率;

通过定期停电演练提升船员应急能力,重点强化报警系统操作与故障排查流程;

针对高风险操作(如装卸货、复杂航段航行)制定专项规程,明确应急断电与恢复步骤。

其中,维护操作是预防的基础,而演练与规程则聚焦于后果控制。

挪威安全调查局的报警系统优化主张

针对 Viking Sky 事件,该局建议:

船东需以操作员为中心,对机舱报警系统进行设计与配置审查,重点解决报警冗余、优先级混乱等问题;

推动 IMO 制定机舱报警管理性能标准,从行业规范层面提升系统可靠性。

劳氏船级社的报警管理警示(2024 年 8 月)

其研究指出,船舶复杂性提升导致报警频率激增,船员在紧急情况下难以及时识别关键信号,甚至出现 “报警疲劳” 现象。报告强调:“事件前后的报警数量已引发广泛担忧”,呼吁从系统设计端提升报警的实用性与精准度,这对常态与异常工况下的船舶安全至关重要。

Cefor 技术论坛的落地措施建议

基于行业研究与事件教训,Cefor 提出分层防控体系

01 应急能力建设:

开展船舶特定的停电场景演练,程序需结合船型特性制定并定期测试,覆盖主电源失效、应急发电机启动等核心环节

02 设备全周期管理:

严格执行机械、电气装置及安全系统的维护规程,特别关注发电机、配电板等关键设备的状态监测;

对辅助及应急发电机进行常规性能测试,使用红外摄像机检测配电板热损耗,提前识别潜在故障;

03 操作流程标准化

为高风险作业(如港内机动、设备切换)制定操作程序,明确停电风险预警与处置流程。

行业实践的长期与短期路径

短期层面,船员需通过高频次演练熟悉报警系统逻辑与应急流程;

长期来看,需推动报警系统设计标准升级,从硬件与算法端减少误报与漏报。正如 DNV 与劳氏的研究所示,停电防控既需要 “硬措施”(设备维护、系统升级),也离不开 “软能力”(船员培训、流程优化),唯有构建 “预防 - 应对 - 改进” 的闭环管理,方能遏制停电风险向安全事故的转化。

信德海事安全综合报道

展开全文

相关资讯

数百艘“非法”船只在此聚集,注意航行安全!

信德海事网2025-08-15

2人“涉毒”被判30年:船长获释归家 大副仍陷囹圄

信德海事安全2025-08-14

突发!马士基19000TEU箱船突发火灾

信德海事网2025-08-14

救生艇意外释放!电机员被拽身亡

信德海事网 倪忠祥2025-08-13

一油轮爆燃! 20船员惊险获救,集装箱船紧急驰援

信德海事网2025-08-13

突发!马士基集装箱船,撞上6500CEU汽车船

信德海事网 逄凯2025-08-08
  •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