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和新加坡加强绿色和数字航运走廊的合作 欧洲门户鹿特丹港 2025-03-27 16:08

焦点

日前,鹿特丹港务局和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MPA)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以进一步加强在鹿特丹—新加坡绿色和数字航运走廊方面的合作。该航运走廊旨在推动海事脱碳和数字化,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是继2022年该走廊成功启动以来的又一积极举措。

迄今为止,这两座港口汇集了28家涵盖整个集装箱运输价值链的合作伙伴,以推动在这条长达15000公里的航线上部署可持续燃料,并实施数字解决方案以提高效率。双方的共同目标是到2030年将在该走廊上航行的大型集装箱船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20-30%,同时加快采用全球标准和解决方案,以促进高效的港口挂靠、货物流动,以及实现无纸化处理。

照片:Jerry Lampen

鼓励采用低排放和零排放燃料   

为了支持航运业的脱碳,此次合作的重点是测试和加速采用可持续燃料,旨在使它们可被大规模使用、被接受并且负担得起。主要被关注的可持续燃料包括:生物制和电制的氨、甲醇和甲烷,并将为每种燃料类型建立工作组。

自2022年以来,鹿特丹和新加坡已经开展了几个先发试点项目,包括在鹿特丹港首次成功加注质量平衡的液化生物甲烷。新加坡也计划在2025年进行类似的试点。其他成果还包括:完成绿氨作为船用燃料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评估(LCA),以及为制定和实施国际港湾协会(IAPH)的港口准备就绪水平框架提供有力支持,该框架可帮助港口评估其可持续船用燃料供应的准备情况。

在下一阶段,合作伙伴们计划对生物甲烷、甲醇和氨的加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试点,以支持它们未来在航运走廊上的使用。此外,他们还致力于开发和动用金融工具,以解决与使用低排放和近零排放燃料相关的成本壁垒。

高效和数字化的港口挂靠   

在数字化方面,鹿特丹港和新加坡港已成功尝试交换港到港数据,从而交换船舶到港和离港时间戳。为了支持国际海事组织(IMO)的数字化举措,这项工作旨在优化新加坡和鹿特丹之间的船舶到港规划和港口运营。

两个港口还建立了船到岸数据交换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以实现高效和安全的港口清关信息提交。这可以通过自动数据填充来节省时间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数据输入错误。使用全球标准和数字解决方案的第一阶段试点已于2025年3月开始,并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测试强化的解决方案。

双方政府和行业合作伙伴都参加了本周举办的新加坡海事周,以推进讨论并努力实现绿色和数字航运走廊的目标。

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首席执行官张英智(Teo Eng Dih)先生表示:

新加坡—鹿特丹绿色和数字航运走廊的持续进展证明了公私合作在落实脱碳和数字化举措方面的作用。我们期待与更多合作伙伴合作,为这条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带来影响力,并加速航运业的脱碳和数字化。

鹿特丹港务局首席执行官Boudewijn Siemons(席宝龙)先生表示:

通过将整个价值链的各相关方聚集在一起,鹿特丹—新加坡绿色和数字航运走廊已向国际航运的脱碳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并且也提高了贸易效率以及设定了新的行业标准。与此同时,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期待与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一起在此领域继续深化合作。

 

展开全文

相关资讯

重磅!欧盟妥协,接受航运碳信用交易

信德海事网2025-03-31

DNV授予MARIC设计的新型91000dwt 氨预留散货船原则性认可证书

信德海事网2025-03-28

鹿特丹和新加坡加强绿色和数字航运走廊的合作

欧洲门户鹿特丹港2025-03-27

英国政府确认将航运业纳入排放交易体系(UK ETS),2026年生效!

BDI的守望者 信德海事 绿色航运2025-03-26

韩新海运(HMM)首艘甲醇燃料集装箱船交付,将在上海港加注生物甲醇

BDI的守望者 信德海事 绿色航运2025-03-26

Proman:短期内甲醇作为绿色船用燃料替代品比氨更具优势

信德海事 绿色航运2025-03-26
  •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