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连海事局推出《助力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全面振兴新突破工作清单》。
5月14日,大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精准攻坚谱新篇 ‘两中心工作清单’助力大连全面振兴新突破”新闻发布会,邀请大连海事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伯男,大连海事局监管一处处长徐东,大连海事局监管二处处长吕传音,大连海事局指挥中心副主任王严徽,大连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主任叶南介绍相关情况。
大连海事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张伯男
大连海事局始终牢记海事职责使命,坚持发挥垂直管理优势,精准对接地方发展需求,主动融入大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方面
紧密围绕大连市委市政府的发展规划和战略部署,科学配置执法资源,不断提高安全管理和服务水平。针对“海上游大连”项目,海事局立足大连海上旅游高质量发展,科学调派执法力量,持续加强南部海域安全监管和服务保障,不断强化搜寻救助力量,全力保障“海上游大连”项目顺利实施。针对大连湾海底隧道建设,海事局克服各种困难为该项目开设VTS监控专台,调派执法力量实施专项保障,实现“零事故、零污染、零伤亡”的安全目标。针对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建设工程,海事局提前谋划,科学部署,调整基层机构设置和执法人员及海事装备力量,实施全方位监管和保障。
另一方面
积极寻求外部合作,不断加强与各涉海单位的沟通协调并建立常态化会商机制,旨在打通监管堵点和难点,切实统筹做好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
大连海事局和大连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密不可分。2024年是实施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也是大连市“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提质升级的关键之年。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大连海事局聚焦打造辽宁新时代“六地”,紧盯大连市“六个建设”,围绕《辽宁海事局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十项举措》,经过广泛调研和深入探讨,印发了《大连海事局助力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全面振兴新突破工作清单》,其中包含八个方面共计29条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的具体举措。
保障制造业海上运输通道畅通
为进一步推动大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连海事局聚焦促发展、保民生,精准发力,推动建设东北海陆大通道。
支持石化产业码头产能释放,探索LNG船舶全天候通航新模式、支持恒力聚酯产业园项目、逸盛大化有限公司5号和6号泊位升级改造项目建设。
疏通大件货物运输堵点,针对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重大连石化装备有限公司、恒力聚酯产业园项目等相关码头泊位运输大件货物的实际需要,我局积极组织对相关码头泊位和航道的通航安全论证和核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为其容缺办理了相关手续,保障了企业的平稳运行。
优化水上交通组织服务,通过开通绿色通道、一站式审批、全时段保障、全过程跟踪以及“五优先”举措,全力保障民生能源物资运输安全高效通畅。2023年,累计运输民生能源物资共8441.36万吨。
服务现代港航物流业发展
为进一步发挥我市航运物流优势,大连海事局从企业落户、降本增效、口岸开放、水上公共安全四个方面共同施策,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
企业落户方面:
为新落户航运公司在船舶登记方面提供优质服务,构建“省心、省时、省力”的立体化咨询服务体系。依托大连海事局船舶安全检查技术中心人才及数据资源优势,精准发力,制定印发《港口国监督检查技术支持“五项举措”》,免费为大连市航运企业提供船舶安全技术咨询、管理人员培训、港口国监督检查预检、境外滞留复议技术支持等服务,进一步提升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在全球航运服务业领域的优势,吸引更多中资船公司落户大连。
降本增效方面:
积极服务大连自贸片区建设,在全国率先推出“进出口车辆运输降本增效工作新举措”,每年可为辖区二十余家企业累计节省成本约6000万元,进一步提升了我市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
口岸开放方面:
坚持“成熟一批验收一批”的工作方针,推动大连外贸口岸应开尽开,应开快开。积极落实大连市口岸系统“问题清零”工作部署,畅通沟通反馈渠道,采取“线上+线下”综合方式,着力解决船舶和船员急难愁盼的问题。
水上公共安全方面:
主动融入水上公共安全治理大局,加强与海警、海洋发展局、边海防等涉海部门协作。紧盯老铁山水道、大三山水道、商渔船碰撞高风险警示区等重点水域,强化联合巡航执法,打造联勤联防联控执法模式,形成水上交通安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维护水上文化旅游平安有序
为进一步打造宜居宜业的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大连海事局在做好国际邮轮高质量服务和休闲旅游船舶规范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强旅游带风险防范和应急救助保障。3月10日,“翠德丹”号国际邮轮顺利驶离大连港邮轮码头,标志着大连国际邮轮行业逐渐复苏。同时大连海事局积极落实“三互”大通关工作要求,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施国际邮轮进出口岸电子化查验,主动协调海关、边检等部门对国际邮轮开展联合登临检查,组织全过程护航等举措,为广大旅客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国际邮轮常态化进出港。
此外,大连海事局还与各涉海部门协同合作,强化游艇安全监管。配合大连市政府组织开展游艇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依规规范游艇停靠码头及其设施设备,规划邮轮航线以及游艇活动水域范围并及时对外公布,切实解决游艇停靠难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海上游大连”品牌效应。
加强旅游带风险防范。全面掌握辖区船舶动态信息,提前进行规划和交通组织服务,加强气象信息发布和预警、指导公司和船舶规范开展应急演练。清理整顿非法涉客码头和船舶,严厉打击“三无船舶”涉海航行,依法取缔非法停泊点。
护航海岛旅游发展。加强“五一”“暑运”“十一”等重点时段陆岛涉客船舶安全监管,确保陆岛运输船舶适航和船员适任。深入辖区陆岛运输企业,为其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助其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海岛旅游从业者安全意识和能力水平。
持续推进应急能力建设。不断强化“一案三制”建设,协调完善遇险人员善后处置和转运绿色通道机制。规范搜救志愿者队伍管理,定期开展搜救志愿者实战化演练,建立搜救志愿者专业培训长效机制。组织开展南部海域救助基地选址研究,推动南部海域应急救助基地建设。
助力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建设
大连海事局通过建立“4R”全链条监管服务体系,为辖区庄河风电等清洁能源建设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缩短办理流程。同时以全风险预控为理论基础,持续排查海上风电建设项目风险,落实风险控制应对策略及措施,打造海上风电安全的责任链,实现海上风电水域的水上交通安全“风险必控、风险必除”,全力保障辖区海上风电场“全生命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积极推动大型涉水工程建设
坚持双核驱动,统筹发展与安全,做到严宽相济,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对新机场建设、恒力聚酯产业园区建设、海上风电场建设等大型涉水工程项目,严格按照通航安全保障方案实施安全监管,坚决杜绝“带病”作业;先立后破,在满足安全作业条件下为大型涉水工程项目“容缺”办理相关手续,推动大连市重点项目如期落地,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恒力聚酯产业园区二期工程项目为例,在大连海事局和相关企业等多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项目提前4个月完工,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经营成本。
持续深化口岸营商环境
大连海事局积极落实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推出一系列有效举措,既要惠企,助力营商环境提档升级,又要利民,促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努力塑造营商环境“大连品牌”。
对辖区船舶、企业,创新实施“谎报匿报四步稽查法”“开辟海洋污染物运输绿色通道”“构建海运拼箱涉危业务便捷通关新模式”和“取消危险货物包装两证核销”等新举措,简化政务流程,提升货物通关效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以“谎报匿报四步稽查法”为例,自实行该举措至今,大连海事局查获各类船载危险货物违法案件190余起,谎报瞒报查实率提升至90%。该举措在2023年成功入选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七批“政府管理创新领域”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
对船员朋友们,以坚持“公心、爱心、用心、清心、恒心”的“五心”工作标准,提供一站式海事政务服务,落实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制等十个制度,做到一件事“一次告知、一次申请、一套材料、一站办理、一次办好”,实现“进一扇门,办全部事”。
不断推进黄渤海综合治理
坚持污染防治、污染物接收处置和污染应急能力建设齐抓共管,切实维护辖区水域清洁,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印发《大连海事局深入打好渤海黄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持续强化船舶污染防治和应急处置,创新危防监管举措,着重提升科学决策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狠抓落实能力。
有序推进大连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运行管理,组织开展海上污染应急综合演习与船舶溢油应急专项演练,不断加强海上污染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提高溢油风险防范和应急反应能力。积极推进大连市船舶水污染物接卸码头和处置设施建设,助力企业加快推进船舶污染物接收和处置基础建设,打通大连市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单制运行最后一公里。
积极打造航运人才高地
积极协调人力资源等相关部门共同建立船员权益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大连海事局航海类教育行业主管部门作用,进一步加大对航海教育的激励与支持。规范船员服务机构管理,培育公平、有序、开放的市场环境。深挖大连航海教育培训和就业市场潜力,从船员培训和队伍建设出发,打造国家级的船员评估中心,创建国际一流的船员人力资源配置中心,全面提升船员服务保障能力。
大连海事局监管一处处长 徐东
开展
游艇专项整治行动
为形成保障发展的监管合力,我市以专项整治行动为手段,通过“短平快”方式打击非法、整治乱象,建立游艇安全监管的“大连模式”。
本次专项行动从4月25日开始,为期三个月。行动分为四个阶段:安排部署、摸底确定、集中整治和总结提升。
安排部署阶段:
大连海事局会同市交通运输局按照大连市游艇安全监管专题会议明确事项,成立专项整治行动工作专班,制定专项行动方案。
摸底确定阶段:
海事部门摸底、汇总我市辖区内当前游艇基础信息,各区市县政府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划定游艇集中停泊点,明确区域范围、运维主体、责任人,完善报告制度、安全管理制度。
集中整治阶段:
各区市县政府公布并运维好游艇集中停泊点,游艇出海标注“始发港”“报备港”,实现全流程监管;对于不服从管理、顶风违法违规的,按照《方案》要求予以坚决打击。
总结提升阶段:
各成员单位总结提炼专项整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良好做法,形成能够长期坚持的制度举措,实现游艇集中化管理、增强游艇业主风险意识,做到出海目标真实、去向清晰、联系通畅。
大连海事局监管二处处长 吕传音
进出口车辆运输
降本增效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国际贸易及运输需求急剧增长。大连海事局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深入研究相关国际公约和法律法规,探索便利汽车集装箱海上运输的方法,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率先在全国提出了“进出口车辆运输降本增效”的方法。该举措主要根据《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相关要求,车辆装箱过程中进行“无油断电”等操作即可按照普通货物进行运输。
为确保车辆满足“无油断电”的豁免条款要求,保障车辆海上运输安全,大连海事局24小时接受企业委托安排执法人员进行现场开箱查验和业务指导,确认货物实际状态是否已达到豁免条款的运输标准要求。
该举措有效解决了国内汽车企业出口的堵点难点问题,据估算每年可为辖区二十余家企业累计降低经济成本近6000万元人民币,累计缩短物流时间约4000天。极大增强了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助力国内汽车制造企业的发展。
大连海事局指挥中心副主任王严徽
服务涉水工程建设项目
及文旅产业发展
近年来,大连市多个涉水工程建设项目陆续开展,大连海事局主动靠前服务,重点跟踪辖区涉水项目,多方位、多层次保障海上安全作业区通航安全。
一是优化审批流程
大连海事局深化营商环境“放管服”改革,水上水下作业和活动许可审批实行“一件事一次办”“一项业务一处办”,利用海事一网通管平台提交送审材料,及时为相对人提供一次性告知书补齐相关手续。
二是全天候保障服务
充分利用CCTV、AIS、导助航系统等电子巡航手段,动态监控安全作业区周边水域情况和通航秩序。抽调海事局执法人员,先后组建黑嘴子海事处和瓦房店海事处,积极为大连湾海底隧道以及新机场建设项目创造安全的水上交通环境。
三是紧跟新业态发展
以新产业、新模式、新领域为研发起始点,组织我局青年骨干开展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新质涉水工程水上交通安全影响分析,综合研判通航安全风险,制定具有项目鲜明特点的水上交通安全保障措施和通航安全监督管理模式。
除服务保障大型涉水工程外,近年来,海事局多措并举,积极维护水上文化旅游平安有序。比如,全力保障“海上游大连”航线。积极开辟绿色通道,联合船检部门第一时间完成船艇检验,调派海上执法船艇进行海上巡逻护航,全力维护水域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另外,积极服务邮轮中心建设。实施国际邮轮进出口岸电子化查验,牵头组织开展联合登轮检查等,以实际行动为大连市文旅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大连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主任叶南
隐患排查 搜救应急
海事作为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水上交通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重要力量。想要事前预防,必须明确隐患。近年来,海上风电、海洋垂钓等海上新业态兴起,风险隐患防范治理压力逐步增加。
大连海事局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以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为抓手,以“岁末年初”“百日攻坚战”等专项行动为契机,对辖区水上风险隐患起底摸排,共排查出风险隐患105项,并针对这些隐患逐一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或防控举措。
其中,客运船舶具有社会关注度高、民生关联度高、安全风险度高的特点,是隐患排查的重中之重。针对辽鲁省际客运航线和陆岛运输航线,海事局提出“一线一策”保障方案,一方面对风险进行起底排查,摸清整条航线、每条船舶的基本情况,掌握风险源的种类、数量和分布,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一方面对隐患开展治本攻坚,压紧压实航运企业安全责任,加大船舶现场监管力度,通过联合检查、交叉检查、组织船舶检验机构和航运公司开展开放式检查等方式,有效防控客运船舶安全风险隐患。
如果说隐患排查是水上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那么搜救应急就是最后一道防线。大连市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设在大连海事局,近五年来,年均参与协调组织海上搜救行动120起,救助遇险人员625名,商船人命救助成功率连续11年在全国保持领先。下一步,搜救中心将继续坚持以防为主、防救并重,持续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加强“一案三制”正规化建设,聚焦涉海旅游、重大涉海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水上安全,全力为我市发展海洋经济提供可靠的海上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