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漪效应:地缘政治和主要贸易航线的中断如何影响航运业脱碳 海洋能源与工程资讯平台 2024-03-15 15:39

全球两条主要海上贸易水道的中断,似乎削弱了航运业加速脱碳的努力。

自 2023 年 11 月以来,对红海船只的袭击不断升级,加剧了乌克兰战争和气候干旱对巴拿马运河造成的破坏。在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运输量与高峰期相比下降了40%以上。

船只正在避开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并寻求替代路线。这种组合意味着货物运输距离延长、贸易成本和保险费升高。此外,温室气体 (GHG) 排放量也在增加,因为所有船只必须以更快的速度行驶更远的距离以弥补绕道的损失。

海运业承载着全球约80%的商品贸易,正在面临着脱碳的压力。

十多年来,航运业一直采用降低速度来降低燃料成本并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

然而,红海和苏伊士运河等主要贸易路线的中断,加上影响巴拿马运河和黑海的因素,导致船舶速度提高以维持船期,从而导致燃料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在其最近的报告中表示,这些中断可能会侵蚀通过“慢速航行”取得的环境收益,因为改道后的船只提高了速度以完成更长的航程。

这在集装箱船中尤为明显,速度每提高1%,通常会导致燃料消耗增加2.2%。例如,从 14 节加速到 16 节,每英里的燃料消耗量就会增加 31%。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因此,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数据,从苏伊士运河改道到好望角的距离更长,这意味着从新加坡到北欧的往返航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了70%。

由于红海的冲突没有结束的迹象,直接后果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是这样。当前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会大大减缓航运业的脱碳努力。说到长期影响,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会严重破坏国际海事组织到2050年的中期目标,或导致无法实现,这些目标包括到2030年减少20%的温室气体排放,到2040年至少减少80%。

图片来源马士基,版权属于原作者

展开全文

相关资讯

Anemoi在江苏靖江的风帆生产工厂投产,首年产能可达250套

信德海事安全2025-07-10

郭氏家族在新加坡推出首艘电动拖轮

信德海事 绿色航运2025-07-10

中华煤气与孚宝集团联手拓展绿色甲醇供应链

信德海事 绿色航运2025-07-10

美国共和党议员致信贸易代表,强烈反对IMO净零框架

BDI的守望者 信德海事 绿色航运2025-07-09

德国政府计划拨款4亿欧元,推动港口航运能源转型

信德海事 绿色航运 张晗2025-07-09

全球首艘液化二氧化碳兼甲醇运输船获批

IMO工作机制2025-07-09
  •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