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贸运输往往会面临气候、战争、污染等难以预料的风险,航运保险是促进海上贸易畅通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的助推力。
与此同时,业内专家也指出,从大发展环境来看,近期全球通胀高企、汇率波动性强导致航运保险盈亏难测,大船化趋势等风险因素使得大额理赔成本增加,航运保险自身面临一定风险挑战。
就我国情况而言,随着更多经营主体开始推进航运保险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上海国际再保交易中心的建立,我国航运保险市场发展有望提速。
自今年11月中旬以来,红海、曼德海峡及附近海域的船只遇袭事件频发,多家集装箱船运公司陆续宣布暂停其集装箱船只在红海及附近海域航行。据外媒报道,对于仍选择在红海航行的船只,保险成本遭遇抬升。航运物流企业陷入绕行或是承担更大安全风险和保险费用的“两难”选择。
事实上,国际商贸运输往往会面临气候、战争、污染等难以预料的风险,航运保险是促进海上贸易畅通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的助推力。但与此同时,业内专家指出,从大发展环境来看,近期全球通胀高企、汇率波动性强导致航运保险盈亏难测,大船化趋势等风险因素使得大额理赔成本增加,航运保险自身面临一定风险挑战。
近日,交通运输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要强化航运保险服务保障,集聚国内外再保险机构,提升航运再保险服务能级。文件的出台为我国航运保险及再保险市场发展注入新动能。
强化航运保险服务保障
“2022年,全球航运市场在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供应链承压、集运市场疲软、俄乌冲突等多方冲击后,国际航运贸易量增速放缓,但仍具弹性。”南开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张云在近日召开的全球保险科技大会上表示,为保障全球航运经济健康发展,应提高航运行业整体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能力,同时大力发展航运保险业,为航运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从航运保险经营情况来看,我国早期的航运保险业主要由保险公司的财产险部门经营。随着竞争不断加剧,保险公司逐渐开始注重保险产品的差异化与专业化,逐步设立专门的航运保险部门,承保海洋运输相关风险。与此同时,航运保险公司开始专注于风险评估、承保、理赔和再保险等专业能力的建设。
中国信保承保的全球首艘44500吨极地凝淅油轮项目。忠信宝 摄
根据国际海上保险联盟(IUMI)数据,仅上海就已设立11家专业航运保险运营中心,超54家财产保险公司经营航运保险直保业务,3家再保险公司专门从事与航运相关的再保险业务。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之一,航运保险市场规模也随之增长。截至2022年,我国已成为全球航运保险原保费的第一大市场,航运保险保费收入246.5亿元,同比增长9.21%。其中,船舶险保费67.5亿元,同比增长16.5%,在全球占比11.9%;货运险保费179亿元,同比增长6.7%,在全球占比14%。
尽管我国航运保险的整体发展水平有显著提升,但相比快速发展的航运业,航运保险整体发展还有很大空间,可发挥更多价值。相关领域专家指出,传统航运保险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不足、信息共享不足、理赔流程复杂、传统业务流程成本过高等问题亟待解决。
此次发布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强化航运保险服务保障,支持航运保险机构加强全球服务网络建设,鼓励与我国相关机构开展海外网络协同合作,不断提升海外理赔、防损等服务能力。支持境外航运保险机构在境内设立机构提供保险服务。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此前在公开场合表示,“时至今日,更多航运保险经营企业意识到,航运保险要走质量效益型的专业化道路,进而纷纷研究和推出一些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技术含量的保险产品,推进航运保险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寻求高质量发展。”
周延礼分析指出,结合近几年全球经济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航运保险市场的激烈竞争导致综合成本率攀升,很多经营主体效益持续下滑,使得部分保险公司选择通过加大航运保险的科技含量以提高运行效率,从而实现降本增效。
记者注意到,作为国内首家航运自保公司,中远海运自保公司在今年12月与中远海运集运、全球航运商业网络(GSBN)、和易孚(IQAX)合作,成功为武汉中远海运集运客户签发首张GSBN区块链电子保单,并实现与IQAX区块链电子提单(eBL)同步流转。这一创新实现了保险单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共享,确保各参与方在供应链上都能及时获取到准确的保险信息,增强了保险合同的可信度和执行效率。
提升航运再保险服务能级
《指导意见》还提到,支持发展国际航运再保险业务,集聚国内外再保险机构,提升航运再保险服务能级。
“航运再保险在现代保险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意义就在于为航运业提供了金融保障,降低了风险,促进了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中再产险相关负责人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航运业务面临多种不可控因素,如天气、海洋条件、政治稳定性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航运再保险允许原保险公司将风险分散到再保险市场,降低单一公司或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增加整个行业的稳定性。
上述负责人续称:“相对于直保公司,再保险公司通常具备更多的资金和资源,能够承受更大规模的航运风险,通过风险转移能让直保公司释放出更多资金,用于业务扩展、投资和提高盈利能力。”同时,拥有稳定的再保险支持,直保公司能够提供更广泛、更灵活的保险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帮助其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直保公司也会更愿意承担创新性的、较高风险的项目。这鼓励和促进了新产品的开发,从而促进了整个保险市场的创新和进步。
不过,一位财险业资深人士也指出,我国航运再保险市场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面临承保能力不足、对国际市场依赖度较高等发展困境。“我国对外经贸支持服务的险种与航运保险相关的主要有进出口货运险、船舶险等,承保主体大多为国内保险主体,但是承保能力的大部分比例由国外再保市场提供。”该人士进一步解释称。
而随着上海国际再保交易中心的建立,我国航运险再保险市场有望迎来较大发展机遇。今年6月,上海银保监局与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细则》提出,在上海开设面向全球的再保险分入业务交易市场。其中提到,通过支持各类型保险、再保险机构在沪设立再保险运营中心,引导全国再保险资源向上海临港国际再保险功能区集中,聚集中国力量支持全球风险再分配。
今年8月20日,上海国际再保险交易中心在上海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7家财险公司的上海再保中心获批开业,其中包括中资公司和外资公司。业内专家表示,临港新片区可进一步发挥开放制度环境、集聚资源要素、区位枢纽条件等作用,通过建设国际再保险平台、推动航运保险机制、打造功能要素配置平台等配套举措,实现航运保险产业在临港新片区的集聚发展,服务航运实体经济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