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泊船舶实现“零碳排放” 重庆港口岸电供应能力泊位达274个 长江航运 2023-11-09 11:24

11月8日,记者了解到,为实现停泊船舶“零碳排放”,近年来,重庆积极推广港口岸电项目。来自重庆市交通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市港口岸电供应能力泊位达274个,全年共推动完成1401艘运输船舶受电设施改造。


朝天门港口岸电

码头港口是船舶的重要停泊地点,但随之产生的碳排放和其他污染物排放,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和影响。采用岸电,是快速实现港口停泊船舶“零碳排放”的有效方式之一。

据介绍,岸电是指将港口地区的电力接口通过电缆连接到停泊的船舶上,从而使船舶在停泊期间使用岸上的电力,避免使用船上的发电机,从而减少了排放。采用岸电获取能源的方式有着高效、环保等众多优点,据统计,采用岸电可使得一个港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至少40—50%以上。

然而,长江重庆段地处三峡库区,高水位175米,低水位145米,水位落差高达30米。当大水位差码头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就会遇到高落差水位导致船舶与岸边的受电系统无法顺畅连接的问题。因此,必须破解大水位差带来的一系列岸电安装和运行的难题,让岸电电源接口随水位变化而变化,可以方便快捷与船舶受电系统连接。为此,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积极探索研究港口岸电技术,研发出3种模式破解岸电安装和使用难题。

“这3种模式分别是自动感应式大水位差直立式码头船舶岸基供电方法及装置,浮筒式大水位差直立式码头船舶岸基供电方法及装置,大水位差斜坡式码头船舶岸基供电方法及装置。”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发明的内河船舶岸基自动安全供电方法及装置,提出了大水位差码头岸基供电系统和船舶受电系统接口标准,开发了大水位差码头岸电传输安全报警系统,解决了大水位差码头岸基供电的技术难题。

而国内首创的自动感应式大水位差直立式码头船舶岸基供电方法及装置,可实现港口岸上电源与船舶接线箱在任何水位均能安全方便的实现对接连通;同样首创的国内首创浮筒式大水位差直立式码头船舶岸基供电方法及装置,可实现港口岸上电源与船舶接线箱在任何水位均能安全方便的实现对接连通。

目前,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已将该技术应用到重庆多个港口码头,比如在重庆新田港一期工程,5个泊位制造安装了船舶岸基供电装置,建成后的岸电运行效果良好;大水位差斜坡式码头船舶岸基供电方法及装置,则在重庆佛耳岩码头和朝天门码头实现利用。

来源:上游新闻

展开全文

相关资讯

确认最后4艘船改为氨燃料动力,已签订Everllence主机

信德海事网2025-08-29

IMO秘书长驳斥“美国反对净零框架”

信德海事 绿色航运2025-08-29

一文了解所有替代船舶燃料知识!(甲醇、氨、生物燃料、LNG等)

信德海事网2025-08-29

比尔盖茨与韩国造船巨头推动核能技术发展

信德海事网2025-08-28

全球最大集运公司MSC未来将新增140艘双燃料船!

信德海事 绿色航运2025-08-27

FuelEU Maritime罚款:欧盟今年将向航运业收11亿美元

信德海事 绿色航运2025-08-26
  •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