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突破!我国首个浅水水下采油树系统成功投用! 央视财经 2022-07-19 10:23

17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随着渤海海域锦州31-1气田点火成功,深埋于地下2000多米的天然气气龙通过水下采油树系统稳定输送到平台火炬臂,标志着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浅水水下采油树系统成功投用。

水下采油树是水下生产系统不可或缺的核心设备之一,它连接了来自地层深处的油气和外部的油气运输管道。水下采油树可以控制油气的开采速度、实时监测和调整生产情况,就像是油气田井口的智能“水龙头”。长期以来,全球仅有少数几家公司掌握水下采油树的设计制造。此次投用的水下采油树总成长宽为3.3米,在高度上仅2.65米,整体重量24.8吨,相较于常规水下采油树高度降低近25%,重量降低35%,具备紧凑型、轻量化特点。

中海油研究总院总经理 米立军:该系统历时三年的自主技术攻关,完成了1358个零部件的设计、加工、组装和测试工作,国产化率达到88%。我国首套国产化浅水水下采油树系统的成功自主研发,实现了我国浅水海域水下模式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

渤海油田是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油田所在渤海海域面积约7.7万平方公里,渔业、航运和油气开发产业发达,海区多功能重叠。为了解决用海问题,保障油气增储上产,自2019年起,中国海油就着手开展浅水水下生产系统技术攻关,计划通过水下生产系统来代替海面上的导管架平台,从而实现在不影响航运等用海需求的情况下有效开发油气资源。我国自主研发水下采油树专门设计了“全包裹”型外部的防护装置,可有效避免渔网拖挂和船舶抛锚下砸等安全风险,更加适合浅水使用,整套系统可以在海底正常运行15年。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总工程师 喻贵民:目前渤海海域有十余个区块的储量动用受到限制,发现了油气资源但无法开发,而浅水水下采油树的成功研发应用,就能实现对这些油气资源的动用,这将为渤海油田2025年上产4000万吨油当量贡献十分重要的力量。

展开全文

相关资讯

招商轮船入选2025年度Wind中国上市公司ESG最佳实践100强

信德海事 绿色航运2025-09-28

渤海湾军事演习!禁止驶入

信德海事网2025-09-26

连续斩获订单!苏美达船舶支线箱船份额持续扩大!

信德海事网2025-09-26

重大突破!全球最大港,开辟新航线!

信德海事网2025-09-24

签约!达飞+上港能源合作!

达飞轮船中国2025-09-24

中国船协赴英国参加伦敦国际航运周并访问相关行业组织和企业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2025-09-24
  •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