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永昌的生活点滴 艇好会 作者郑炜航 2021-12-29 13:46

钱永昌船长远航了,驾驶他的巨轮。

这次一直往西,彼岸是极乐世界的港湾。

这段时间真情缅怀钱部长的文章很多,着重介绍了他的工作简历、航海经历、交通发展思想、对国家对社会对行业的贡献,对各领域各单位各人的关心、关怀、指导、帮助。

我1985年到《中国交通报》工作就认识钱部长,1986年随部长到广州参加首次全国中心城市交通工作会议开始与部长接触。1993年12月钱部长从国务院口岸领导小组副组长转任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那年他60岁,后来担任会长,我有幸在钱会长直接领导下工作20多年,有机会长时间、近距离与会长接触。许多人误以为我是钱会长原秘书,真的不是,真没有那个水平和能力。但会长对我,谆谆教导,悉心指导,我从心里将他视为先生。

钱会长八十八年的丰富人生,职位众多,称呼众多,船长、处长、经理、总经理、董事长、副部长、部长、副组长、会长、教授等等,60岁以后,主要被称为部长、会长,晚年他多次说:我姓钱,别叫我钱部长(不涨)了,叫我钱会长(会涨)。半开玩笑中带点真实的辛酸。

我还没有当钱会长面叫先生,现在请允许我称他为先生。

以我生活中对先生的了解,以点概面,以偏概全,回忆先生在会长阶段的日常点滴吧。

先生没有架子,礼贤下士,平易近人,热心助人,爱好广泛,多才多艺,时有幽默。

先生儒雅、体面、精致,乐观、坚毅、自在。

01. 衣

先生从来都是衣着整洁、得体乃至讲究的,相信大家有同感,听说还影响了许多机关干部仪容仪表的改变。已经退居二线、三线,先生每次出差,所到之处,年事虽高,但总是自己整理衣装,先把西装、衬衣、领带挂一排,插袋巾、袖扣摆好,领带备不同场合使用,先生的西服、西裤烫的笔直,雪白的衬衣同样熨烫的平平整整,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他对我说过:一个干部,在内在外都代表单位形象,不只言行举止,仪表仪容也不能邋遢。在中国高级官员中,除了外交部官员,先生是喜欢穿袖扣衬衣、使用插袋巾的极少数。先生的鞋、袜全部黑色的(那个年代许多领导黑皮鞋白袜子)。于是,不管60岁还是70岁、80岁、85岁,先生一出场,气质气场融为一体,神采奕奕,台下人都会感觉很舒服,许多人会暗暗竖大拇指或私下议论他的国际范。前两年即使在医院录像讲话,先生依然衣冠楚楚、一丝不苟。

而先生的节俭则为人所不知,他的宽宽大大的棉质睡衣睡裤,都旧的微微发黄,有的带着小漏洞。我每每说,会长,是不是换一套?先生每每说,旧的舒服。有一次退房出门了,先生说:有件衣服拉在房间了,我急忙回宾馆,请前台寻找,服务员才报告:房间有条内衣,太旧了,以为客人不要了,差点扔掉。

02. 食

先生是上海人,在上海生活26年,海上生活22年,北京生活32年,又回上海生活8年,还是喜欢吃上海菜、江浙菜。在北京生活时,一次中秋节前我出差上海,给先生带回一盒南京东路泰康店的鲜肉月饼,先生高兴的说:还是你了解我。

先生的牙白整齐,人尽皆知,他自己常常引以为豪的是80多岁依然一口好牙,先生的胃口更是一直超级好,非常人可比。先生讲过,当船长的时候,一顿中餐能够吃一只炖鸡或烧鸡加上一个大蹄髈(上海话,猪肘子)。1999年,先生带我到深圳、香港开会、出差,董特首、霍先生等政商各界对先生礼遇有加,连续的宴会之后,我悄悄问先生的原秘书王海涛大哥:是不是给部长准备一餐清粥小菜。海涛大哥笑道:你虽想得周到,但不必担心,领导胃口没问题!

先生是神仙胃,国宴大餐吃得,街边小馆也吃得,一碗阳春面、一碗蛋炒饭、一碗荠菜馄饨,都是一顿,安然自得。

十几年前,我和夫人应邀到先生家里吃饭,就学习了两样东西,受用至今。四菜一汤,上海特色家常菜,每人面前摆了两副筷子,我乡野出身,第一次见这架势,就故意先喝水,偷偷看先生“示范”,才领悟了两副筷子用法,先生家合餐又分餐,既有家庭氛围又卫生,家庭那么早就使用公筷,前卫吧?先生家做的糟猪手特别好吃,钱夫人余老师还将秘诀仔细传授给了我夫人,我家时常如法炮制。

有一次随先生出差,早餐,他教我:如果有条件,早餐先来一盘生菜拼盘,各种绿叶蔬菜、圆葱、芹菜、青椒等等,加点点色拉酱。我戏称为早餐头盘,他点头。这个健康的好习惯,后来我也不断推广。

受痛风折磨,先生主动忌口,十分自律,这些年许多高嘌呤食品不吃了,还常常与我交流防范痛风发作的药物和食品。

今年3月到上海华东医院探望先生,看到先生每餐只能靠医院配的一瓶营养液,想喝口水,护士也只是让嘴皮湿润而已,我真的十分难受。

03. 住

听先生讲过,1982年进京担任副部长,第一套房住的是交通部位于崇文门的周转房,二十多平米,周围很吵杂;升任部长后,还住过一段,后来才搬入木樨地的部长楼,邻居众多名人:陈永贵、王光美、王光英、雷洁琼、薛暮桥、侯宝林、袁世海…

我多次造访先生这个地点中心、停车困难、楼道狭窄的家,装修、家具都十分简朴,如果不是后期重新装修、更换了客厅部分家具,可以说还略显简陋。家中最宝贝的常常示人的是先生收集的各国航海精密小摆件。号称五室一厅,其实客厅、房间、厨房都不大, 80、90年代,这是大宅。随着住房改革和楼市发展,千禧年之后,机关干部住房多多少少改善了,先生还住这里。2010年后,短暂性楼市宽松政策,使干部群众又一次改善了住房,先生还住这里。除了面积大点,一套普普通通的老旧楼房。

七八年前,先生遵从夫人的意愿想回上海定居,搬家前,先生提出把木樨地的房子置换到上海,或把这房子卖了到上海另买一套,都因为种种困难无法实现,先生无可奈何,和夫人到上海只好租房住。堂堂共和国部长,晚年要租房,这不是网上段子,是真实存在。

摄于2014年4月底钱会长搬家上海前夕

04. 行

先生当过中国10艘货船船长,对船舶感情深厚,他收集了这10艘船舶的模型,注明船名、吨位、担任船长的日期,安置于小小书房的重要位置。

每次上邮轮参观或航行,先生必到驾驶台、船长室看看,与船长交流新设施、航海心得。

先生出行,即使是上台剪彩、致辞、演讲,从容迈步,从来不要别人搀扶,也从来不用拐杖,其实先生犯痛风多年,时常感觉双脚无力,有时连抬步都是困难的,得付出多大的毅力!

先生对新鲜事物一直保持好奇之心。有一次,我们约好星期天去喝茶,他来接我,我按时在家门口等待,车滑近,竟然是先生自己驾车,我差点惊掉下巴。“您有驾照?”“当然有。”“考几年了?”“好多年了,现在每年年检一次。”80来岁的先生无不自豪掏出了驾照。

在上海这几年,夫人住的康养医院与华东医院距离较远,先生为了多一点时间与夫人在一起,将每天3顿饭调整为2顿饭,以保障出行安排。伉俪情深,令人感动流泪。

最后这两年,先生偶尔出行,基本靠轮椅了,但在医院,先生一直没有停止走路锻炼,意志十分坚强。我几次到医院看望,先生都坚持送我到电梯口,我不忍,每每请他留步,先生总是说我在锻炼。

先生这次真的远航了。11月5日下午,到上海送别先生,双手合十,鞠躬相送。晚上,我特意到虹口区霍山路中国唯一的航海邮局门口转了转。

先生大海航行几十年,今后还会通过航海邮局寄信回来吗?

(作者:郑炜航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展开全文

相关资讯

上港集团董事长顾金山:我国有机会成为全球绿色甲醇中心

信德海事 绿色航运2024-07-10

长航集团董事长张翼拜访中远海能董事长任永强

信德海事网2024-07-02

李小鹏部长致全国船员的一封信

信德海事网2024-06-25

中远海控迎来新高层领导

信德海事网2024-06-24

新加坡《联合早报》专访太平船务首席执行官高瑞泽

新加坡联合早报 太平船务2024-06-21

缪昌文任江苏海事局局长、党组书记

信德海事网2024-06-21
  • 更多资讯